登翅頭山題儼公石壁(晨登翅頭山)
作者:包融 朝代:唐朝
- 登翅頭山題儼公石壁(晨登翅頭山)原文:
- 【登翅頭山題儼公石壁】
晨登翅頭山,山曛黃霧起。
卻瞻迷向背,直下失城市。
暾日銜東郊,朝光生邑里。
掃除諸煙氛,照出眾樓雉。
青為洞庭山,白是太湖水。
蒼茫遠郊樹,倏忽不相似。
萬象以區別,森然共盈幾。
坐令開心胸,漸覺落塵滓。
北巖千余仞,結廬誰家子?
愿陪中峰游,朝暮白云里。
- 登翅頭山題儼公石壁(晨登翅頭山)拼音解讀:
- 【dēng chì tóu shān tí yǎn gōng shí bì 】
chén dēng chì tóu shān ,shān xūn huáng wù qǐ 。
què zhān mí xiàng bèi ,zhí xià shī chéng shì 。
tūn rì xián dōng jiāo ,cháo guāng shēng yì lǐ 。
sǎo chú zhū yān fēn ,zhào chū zhòng lóu zhì 。
qīng wéi dòng tíng shān ,bái shì tài hú shuǐ 。
cāng máng yuǎn jiāo shù ,shū hū bú xiàng sì 。
wàn xiàng yǐ qū bié ,sēn rán gòng yíng jǐ 。
zuò lìng kāi xīn xiōng ,jiàn jiào luò chén zǐ 。
běi yán qiān yú rèn ,jié lú shuí jiā zǐ ?
yuàn péi zhōng fēng yóu ,cháo mù bái yún lǐ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
相關翻譯
-
相關賞析
-
作者介紹
- 包融
包融(公元695-764),,潤州延陵(今江蘇省丹陽市)人。與于休烈、賀朝、萬齊融為"文詞之友"。 開元初,與賀知章、張旭、張若虛皆有名,號吳中四士。張九齡引為懷州司馬,遷集賢直學士、大理司直。子何、佶,世稱二包,各有集。融詩今存八首。
相關記載
先是,神龍中,知章與越州賀朝、萬齊融,揚州張若虛、邢巨,湖州包融,俱以吳、越之士,文詞俊秀,名揚于上京。朝萬止山陰尉,齊融昆山令,若虛兗州兵曹,巨監察御史。融遇張九齡,引為懷州司戶、集賢直學士。數子人間往往傳其文,獨知章最貴。(《舊唐書》卷一百九十中《賀知章傳》)
佶字幼正,潤州延陵人。父融,集賢院學士,與賀知章、張旭、張若虛有名當時,號"吳門四士"。(《新唐書》卷一四九《劉晏傳》)融,延陵人。開元間仕歷大理司直。與參軍殷遙、孟浩然交厚,工為詩。二子何、佶,縱聲雅道,齊名當時,號二包。有詩一卷行世。
夫人之于學,苦心難;既苦心成業難,成業者獲名不朽,兼父子兄弟間尤難。歷觀唐人父子如三包、六竇,張碧、張瀛,顧況、非熊,章孝標、章碣;公孫如杜審言、杜甫,錢起、錢(王羽),溫庭筠、溫憲;兄弟如皇甫冉、皇甫曾,李宣古、李宣遠,姚系、姚倫等,皆聯玉無瑕,清塵遠播。芝蘭繼芳,重難改于父道;騷雅接響,庶不慊于祖風。四難之間,揮塵之際,亦可以為美談矣。(元·辛文房《唐才子傳·包融傳》 )
包融的詩詞
-
- 武陵桃源送人(武陵川徑入幽遐)
- 阮公嘯臺(荒臺森荊杞)
- 武陵桃源送人
- 賦得岸花臨水發(笑笑傍溪花)
- 和陳校書省中玩雪(蕓閣朝來雪)
- 送國子張主簿(湖岸纜初解)
- 和陳校書省中玩雪
- 送國子張主簿
- 武陵桃源送人
- 登翅頭山題儼公石壁
唐朝詩詞推薦
-
- 袍中詩(沙場征戍客)
- 入若耶溪(輕舟去何疾)
- 有所思
- 楊柳枝(城外春風吹酒旗)
- 采蓮子(菡萏香連十頃陂)
- 嘲王歷陽不肯飲酒
- 焰里寒冰結(焰里寒冰結)
- 石鼓歌
- 義鶻行
- 送崔子還京
- 登翅頭山題儼公石壁(晨登翅頭山)原文,登翅頭山題儼公石壁(晨登翅頭山)翻譯,登翅頭山題儼公石壁(晨登翅頭山)賞析,登翅頭山題儼公石壁(晨登翅頭山)閱讀答案,出自包融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