畬田調(北山種了種南山)
作者:王禹偁 朝代:宋朝
- 畬田調(北山種了種南山)原文:
- 【畬田調】
北山種了種南山,
相助力耕豈有偏?
愿得人間皆似我,
也應四海少荒田。
- 畬田調(北山種了種南山)拼音解讀:
- 【shē tián diào 】
běi shān zhǒng le zhǒng nán shān ,
xiàng zhù lì gēng qǐ yǒu piān ?
yuàn dé rén jiān jiē sì wǒ ,
yě yīng sì hǎi shǎo huāng tián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
相關翻譯
-
相關賞析
-
作者介紹
- 王禹偁
王禹偁(954-1001)字元之,巨野(今屬山東)人。晚貶知黃州,世稱王黃州。太宗太平興國八年(983)登進士第,授成武主簿,遷大理評事,移知長洲。端拱初,擢右拾遺,直史館。后拜左司諫、知制誥。淳化二年(991),貶商州團練副使。至道元年(995),任翰林學士,坐訕謗,以工部郎中出知滁州,改知揚州。真宗即位,復知制誥,上書提出「謹邊防」,「減冗兵,并冗吏」等事。與修《太祖實錄》,以直書史事,再貶出京,知黃州,徙蘄州。咸平四年卒,年四十八。《宋史》與《東都事略》有傳。禹偁性剛直,遇事敢言,以直躬行道為己任,曾三次遭貶黜。著有《小畜集》。蘇軾所撰《王元之畫像贊并序》,稱他「以雄文直道獨立當世」,耿然如秋霜夏日,不可狎玩」,反對宋初浮靡文風,提倡平易樸素,其詩文清麗可愛,頗受后人推重。
王禹偁是宋初作家中成就較高者,他在詩、文兩方面的創作都較為突出,促進了宋初詩風、文風的變革。宋初詩派林立,但主要是“白體”、“西昆體”、“晚唐體”三家。王禹偁屬“白體”。
王禹偁的詩詞
-
- 清明日獨酌
- 春居雜興·兩株桃杏映籬斜
- 村行(馬穿山徑菊初黃)
- 清明(無花無酒過清明)
- 寒食(今年寒食在商山)
- 待漏院記
- 畬田調(北山種了種南山)
- 黃岡竹樓記
- 《春居雜興》二首
- 黃岡竹樓記
宋朝詩詞推薦
-
- 玉樓春·別后不知君遠近
- 浣溪沙·露白蟾明又到秋
- 春日田園雜興
- 迷仙引(才過笄年)
- 鳳棲梧·綠暗紅稀春已暮
- 賀新郎·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
- 減字木蘭花(長亭晚送)
- 生查子·獨游雨巖
- 點絳唇·高柳蟬嘶
- 點降唇(金谷年年)
- 畬田調(北山種了種南山)原文,畬田調(北山種了種南山)翻譯,畬田調(北山種了種南山)賞析,畬田調(北山種了種南山)閱讀答案,出自王禹偁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