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絳唇(遼鶴歸來)
作者:周邦彥 朝代:宋朝
- 點絳唇(遼鶴歸來)原文:
- 【點絳唇】
傷感
遼鶴歸來,
故鄉多少傷心地。
寸書不寄,
魚浪空千里。
憑仗桃根,
說與凄涼意。
愁無際。
舊時衣袂,
猶有東門淚。
- 點絳唇(遼鶴歸來)拼音解讀:
- 【diǎn jiàng chún 】
shāng gǎn
liáo hè guī lái ,
gù xiāng duō shǎo shāng xīn dì 。
cùn shū bú jì ,
yú làng kōng qiān lǐ 。
píng zhàng táo gēn ,
shuō yǔ qī liáng yì 。
chóu wú jì 。
jiù shí yī mèi ,
yóu yǒu dōng mén lèi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
相關翻譯
-
相關賞析
-
作者介紹
- 周邦彥
周邦彥(1056─1121)字美成,自號清真居士,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周早年「疏雋少檢,不為州里推重,而博涉百家之書」。元豐初,「游太學,有俊聲」。神宗時擢為試太學正。元四年(1089)出為廬州(今安徽合肥)教授。紹圣四年(1097)還朝,任國子主簿。徽宗即位,改除校書郎,歷考功員外郎,衛尉宗正少卿兼議禮局檢討。政和二年(1112),出知隆德府(今山西長治)。六年,自明州(今浙江寧波)任入秘書監,進徽猷閣待制,提舉大晟府。宣和二年(1120)移知處州(今浙江麗水),值方臘起義,道梗不赴。未幾罷官,提舉南京鴻慶宮,輾轉避居于錢塘、揚州、睦州(今浙江建德)。卒年六十六。《宋史》、《東都事略》與《咸淳臨安志》均有傳。《宋史·藝文志》著錄其《清真居士集》十一卷,已佚。清人厲鶚《宋詩紀事》輯得其佚詩六首,今人羅忼烈又輯得古近體詩三十四首。周邦彥「負一代詞名」(張炎《詞源》卷下),其詞「渾厚和雅」(《詞源》),「縝密典麗」(劉肅《陳元龍集注〈片玉集〉序》,對后世影響較大。
周邦彥的詩詞
-
- 滿庭芳(憶錢唐)
- 玉樓春(桃溪不作從容住)
- 解語花(風銷絳蠟)
- 感皇恩(大石標韻)
- 西平樂·稚柳蘇晴
- 風流子(新綠小池塘)
- 燕歸梁(高平曉)
- 紅窗迥(仙呂)
- 浣溪沙(翠葆參差竹徑成)
- 浪淘沙慢·曉陰重
宋朝詩詞推薦
-
- 臧哀伯諫納郜鼎
- 夜合花·自鶴江入京泊葑門外有感
- 菩薩蠻·庭葉翻翻秋向晚
- 憶江南·多少恨
- 少年游(楓林紅透晚煙青)
- 稼說送張琥
- 謁金門(山又水)
- 畫堂春·春情
- 踏莎行·碧海無波
- 霓裳中序第一(亭皋正望極)
- 點絳唇(遼鶴歸來)原文,點絳唇(遼鶴歸來)翻譯,點絳唇(遼鶴歸來)賞析,點絳唇(遼鶴歸來)閱讀答案,出自周邦彥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