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天臺山
作者:張祜 朝代:唐代
- 游天臺山原文:
- 崔嵬海西鎮,靈跡傳萬古。群峰日來朝,累累孫侍祖。
三茅即拳石,二室猶塊土。傍洞窟神仙,中巖宅龍虎。
名從乾取象,位與坤作輔。鸞鶴自相群,前人空若瞽。
巉巉割秋碧,媧女徒巧補。視聽出塵埃,處高心漸苦。
才登招手石,肘底笑天姥。仰看華蓋尖,赤日云上午。
奔雷撼深谷,下見山腳雨。回首望四明,矗若城一堵。
昏晨邈千態,恐動非自主。控鵠大夢中,坐覺身栩栩。
東溟子時月,卻孕元化母。彭蠡不盈杯,浙江微辨縷。
石梁屹橫架,萬仞青壁豎。卻瞰赤城顛,勢來如刀弩。
盤松國清道,九里天莫睹。穹崇上攢三,突兀傍聳五。
空崖絕凡路,癡立麋與麈。邈峻極天門,覷深窺地戶。
金庭路非遠,徒步將欲舉。身樂道家流,惇儒若一矩。
行尋白云叟,禮象登峻宇。佛窟繞杉嵐,仙壇半榛莽。
懸崖與飛瀑,險噴難足俯。海眼三井通,洞門雙闕拄。
瓊臺下昏側,手足前采乳。但造不死鄉,前勞何足數。
- 游天臺山拼音解讀:
- cuī wéi hǎi xī zhèn ,líng jì chuán wàn gǔ 。qún fēng rì lái cháo ,lèi lèi sūn shì zǔ 。
sān máo jí quán shí ,èr shì yóu kuài tǔ 。bàng dòng kū shén xiān ,zhōng yán zhái lóng hǔ 。
míng cóng qián qǔ xiàng ,wèi yǔ kūn zuò fǔ 。luán hè zì xiàng qún ,qián rén kōng ruò gǔ 。
chán chán gē qiū bì ,wā nǚ tú qiǎo bǔ 。shì tīng chū chén āi ,chù gāo xīn jiàn kǔ 。
cái dēng zhāo shǒu shí ,zhǒu dǐ xiào tiān lǎo 。yǎng kàn huá gài jiān ,chì rì yún shàng wǔ 。
bēn léi hàn shēn gǔ ,xià jiàn shān jiǎo yǔ 。huí shǒu wàng sì míng ,chù ruò chéng yī dǔ 。
hūn chén miǎo qiān tài ,kǒng dòng fēi zì zhǔ 。kòng hú dà mèng zhōng ,zuò jiào shēn xǔ xǔ 。
dōng míng zǐ shí yuè ,què yùn yuán huà mǔ 。péng lí bú yíng bēi ,zhè jiāng wēi biàn lǚ 。
shí liáng yì héng jià ,wàn rèn qīng bì shù 。què kàn chì chéng diān ,shì lái rú dāo nǔ 。
pán sōng guó qīng dào ,jiǔ lǐ tiān mò dǔ 。qióng chóng shàng zǎn sān ,tū wū bàng sǒng wǔ 。
kōng yá jué fán lù ,chī lì mí yǔ zhǔ 。miǎo jun4 jí tiān mén ,qù shēn kuī dì hù 。
jīn tíng lù fēi yuǎn ,tú bù jiāng yù jǔ 。shēn lè dào jiā liú ,dūn rú ruò yī jǔ 。
háng xún bái yún sǒu ,lǐ xiàng dēng jun4 yǔ 。fó kū rào shān lán ,xiān tán bàn zhēn mǎng 。
xuán yá yǔ fēi bào ,xiǎn pēn nán zú fǔ 。hǎi yǎn sān jǐng tōng ,dòng mén shuāng què zhǔ 。
qióng tái xià hūn cè ,shǒu zú qián cǎi rǔ 。dàn zào bú sǐ xiāng ,qián láo hé zú shù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
相關翻譯
-
相關賞析
-
作者介紹
- 張祜
張祜(?─849后)祜或誤作祐,字承吉,清河(今屬河北)人。初寓姑蘇,后至長安,為元稹排擠,遂至淮南。愛丹陽曲阿地,隱居以終。卒于大中年間。以宮詞著名。有《張處士詩集》。
張祜 字承吉,邢臺清河人,唐代著名詩人。出生在清河張氏望族,家世顯赫,被人稱作張公子,有“海內名士”之譽。張祜的一生,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。“故國三千里,深宮二十年”張祜以是得名,《全唐詩》收錄其349首詩歌。
張祜生平
張祜 (約792年-約853年),字承吉,行三。唐代人,清河(今邢臺清河)人。約(公元792年)出生在清河張氏望族,家世顯赫,被人稱作張公子,初寓姑蘇(今江蘇蘇州),后至長安,長慶中令狐楚表薦之,不報。辟諸侯府,為元稹排擠,遂至淮南,愛丹陽曲阿地,隱居以終,卒于唐宣宗大中六年(公元853年)。 張祜早年寓居蘇州,常往來于揚州、杭州等都市,并模山范水,題詠名寺。他的《題潤州金山寺》詩,空前絕后。他作的《宮詞二首》之一:“故國三千里,深宮二十年。一聲何滿子,雙淚落君前”流行一時。后來這首詞傳入宮禁,唐武宗病重時,孟才人懇請為上歌一曲,唱到“一聲何滿子”,竟氣亟腸斷而死。這種至精至誠的共鳴,恰恰說明祜詩的魅力。 白居易很欣賞張祜的《觀獵詩》,認為與王維的觀獵詩相比難分優劣。然而,祜性情狷介,不肯趨炎附勢,終生沒有蹭身仕途,未沾皇家寸祿。 張祜晚年,在丹陽曲阿筑室種植,寓居下來。嘗與村鄰鄉老聊天,賞竹,品銘,飲酒,仿著世外桃源的隱居生活, 一生坎坷不達而以布衣終。 張祜一生雖官場不利,史書也沒記載他的事跡,但他的詩作流傳下來的不少,《全唐詩》中亦有349首,北京圖書館珍藏的南宋初蜀刻十卷本《張承吉文集》共收詩469首,有“海內名士”之譽。張祜的一生,在詩歌創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。“故國三千里,深宮二十年”張祜以是得名,而在仕途上卻坎坷不達。他的為人和他的著作一樣,有其獨具的風格特點,縱情聲色,流連詩酒的同時,還任俠尚義,喜談兵劍,心存報國之志,希圖步入政壇,效力朝廷,一展抱負。在人際交往中,他因詩揚名,以酒會友,酬酢往業,結識了不少名流顯官。然而由于他的性情孤傲,狂妄清高,使他多次受辟于節度使,淪為下僚。有心報國,陳力無門,使他只好“ 幽棲日無事,痛飲讀離騷”,“千年狂走酒,一生癖緣詩”。 張祜謝世后,太常博士皮日休送挽詩:“一代交游非不貴,五湖風月合教貧,魂應絕地為才鬼,名與遺篇在史臣”。 張祜詩集10卷468首至今保存完好。其詩風沉靜渾厚,有隱逸之氣,但略顯不夠清新生動;吟詠的題材相當豐富(這里面包括眾多寺廟的題作和有關各種樂器及鳥禽的詩詠等等)。代表作有《題金陵渡》、《雁門太守行》、《送蘇紹之歸嶺南》、《旅次石頭岸》、《隋宮懷古》、《從軍行》、《愛妾換馬》、《宮詞二首》、《夜宿湓浦逢崔升》、《聽箏》、《散花樓》、《悲納鐵》、《櫻桃》等,其中《題金陵渡》和《宮詞二首》流傳頗廣。集十卷,今編詩二卷(全唐詩中卷第五百一十和五百一十一)。
張祜的詩詞
-
- 題潤州鶴林寺
- 題惠山寺(一作常州無錫縣惠山寺)
- 送楊秀才往夔州
- 雉朝飛操
- 題彭澤盧明府新樓
- 送走馬使
- 招徐宗偃畫松石
- 題虎丘東寺
- 觱篥
- 聽箏(一作題宋州田大夫家樂丘家箏)
唐代詩詞推薦
-
- 送郭秀才赴舉
- 靈臺家兄古鏡歌
- 吳門別主人(一作吳門月夜與曹太尉話別)
- 寄楊六(楊攝萬年縣尉,余為贊善大夫)
- 和皇甫判官游瑯琊溪
- 郊廟歌辭。享惠昭太子廟樂章。請神
- 水精念珠
- 懷素上人草書歌
- 題劍門
- 與賈島、顧非熊、無可上人宿萬年姚少府宅
- 游天臺山原文,游天臺山翻譯,游天臺山賞析,游天臺山閱讀答案,出自張祜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