晝居池上亭獨吟(日午樹陰正)
作者:劉禹錫 朝代:唐朝
- 晝居池上亭獨吟(日午樹陰正)原文:
- 【晝居池上亭獨吟】
日午樹陰正,獨吟池上亭。
靜看蜂教誨,閑想鶴儀形。
法酒調神氣,清琴入性靈。
浩然機已息,幾杖復何銘?
- 晝居池上亭獨吟(日午樹陰正)拼音解讀:
- 【zhòu jū chí shàng tíng dú yín 】
rì wǔ shù yīn zhèng ,dú yín chí shàng tíng 。
jìng kàn fēng jiāo huì ,xián xiǎng hè yí xíng 。
fǎ jiǔ diào shén qì ,qīng qín rù xìng líng 。
hào rán jī yǐ xī ,jǐ zhàng fù hé míng ?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
相關翻譯
-
相關賞析
-
作者介紹
- 劉禹錫
劉禹錫(772-842)字夢得,洛陽人,為匈奴族后裔。晚年任太子賓客,世稱「劉賓客」。他和柳宗元一同參預那唐朝永貞年間短命的政治改革,結果一同貶謫遠郡,頑強地生活下來,晚年回到洛陽,仍有「馬思邊草拳毛動」的豪氣。他的詩精煉含蓄,往往能以清新的語言表達自己對人生或歷史的深刻理解,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備至, 譽為「詩豪」。他在遠謫湖南、四川時,接觸到少數民族的生活,并受到當地民歌的一些影響,創作出《竹枝》、《浪淘沙》諸詞,給后世留下「銀釧金釵來負水,長刀短笠去燒畬」的民俗畫面。至于「東邊日出西邊雨,道是無晴還有晴」,更是地道的民歌風味了。他在和白居易的《春詞》時,曾注明「依《憶江南》曲拍為句」,這是中國文學史上依曲填詞的最早記錄。
劉禹錫的詩詞
-
- 瀟湘神(湘水流)
- 傷秦姝行
- 聞韓賓擢第歸覲以詩美之兼賀韓十五曹長時韓牧永州
- 葡萄歌(一作蒲桃)
- 聽琴(一作聽僧彈琴)
- 客有話汴州新政書事寄令狐相公
- 秋日題竇員外崇德里新居(竇時判度支案)
- 竹枝(山桃紅花滿山頭)
- 和西川李尚書傷孔雀及薛濤之什
- 唐侍御寄游道林岳麓二寺詩并沈中丞姚員外所和見征繼作
唐朝詩詞推薦
-
- 好時光·寶髻偏宜宮樣
- 觀游魚
- 古風(大雅久不作)
- 謁金門(風乍起)
-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
- 詠史二首·其二
- 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
- 金銅仙人辭漢歌(并序)
- 送李判官赴東江
- 短歌行
- 晝居池上亭獨吟(日午樹陰正)原文,晝居池上亭獨吟(日午樹陰正)翻譯,晝居池上亭獨吟(日午樹陰正)賞析,晝居池上亭獨吟(日午樹陰正)閱讀答案,出自劉禹錫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