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浦歲暮對酒,送王十五歸京
作者:白居易 朝代:唐代
- 南浦歲暮對酒,送王十五歸京原文:
- 臘后冰生覆湓水,夜來云暗失廬山。風飄細雪落如米,
索索蕭蕭蘆葦間。此地二年留我住,今朝一酌送君還。
相看漸老無過醉,聚散窮通總是閑。
- 南浦歲暮對酒,送王十五歸京拼音解讀:
- là hòu bīng shēng fù pén shuǐ ,yè lái yún àn shī lú shān 。fēng piāo xì xuě luò rú mǐ ,
suǒ suǒ xiāo xiāo lú wěi jiān 。cǐ dì èr nián liú wǒ zhù ,jīn cháo yī zhuó sòng jun1 hái 。
xiàng kàn jiàn lǎo wú guò zuì ,jù sàn qióng tōng zǒng shì xián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
相關翻譯
-
相關賞析
-
作者介紹
- 白居易
白居易(772─846),字樂天,晚年號香山居士。祖籍太原(今屬山西),后遷居下鄧邽(今陜西渭南縣)。早年家境貧困,對社會生活及人民疾苦,有較多地接觸和了解。唐德宗貞元十六年(800)中進士,授秘書省校書郎。唐憲宗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。元和十年(815),宰相武元衡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派人制死,白居易因上表急請嚴緝兇手,得罪權貴,貶為江州司馬,后移忠州刺史。唐穆宗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,曾積極興修水利,筑堤防洪,泄引湖水,灌溉田畝千頃,成績卓著。唐敬宗寶歷元年(825)改任蘇州刺史,后官至刑部尚書。唐武宗會昌六年(846)卒,終年七十五歲。著有《白氏長慶集》七十一卷。在文學上,他與元稹同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和中堅,主張「文章合為時而著,歌詩合為事而作」,反對「嘲風雪,弄花草」而別無寄托的作品。其諷諭詩《秦中吟》、《新樂府》,廣泛尖銳地揭露了當時政治上的黑暗,抨擊了現實中的流弊,表現了愛憎分明的進步傾向。除諷諭詩外,長篇敘事詩《長恨歌》,《琵琶行》也獨具特色,為千古絕唱。白詩語言通俗,深入淺出,平易自然,不露雕琢痕跡。其詩刻畫人物,形象鮮明,以情動人,具有很高的藝術造詣。晚年寄情山水,也寫過一些小詞。贈劉禹錫詩云: 「古歌舊曲君休聽, 聽取新詞《楊柳枝》」,可見他曾自度一些新詞。其中《花非花》一首,頗具朦朧之美,后世詞人如歐陽修、張先、楊慎,都極為贊賞。
白居易的詩詞
-
- 琵琶行 / 琵琶引
- 放言五首·其四
- 病中哭金鑾子(小女子名)
- 望月有感
- 百花亭晚望夜歸
- 殘春晚起,伴客笑談
- 曲江感秋二首
- 江上對酒二首
- 歲暮寄微之三首
- 宿桐廬館,同崔存度醉后作
唐代詩詞推薦
-
- 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
- 博平鄭太守自廬山千里相尋入江夏北市門見訪…立馬贈別
- 寄友人山居
- 經曠禪師院
- 酬獨孤二十六送歸通州
- 病中寄白學士拾遺
- 蕭宅二三子贈答詩二十首。客答蛺蝶
- 奉和姚令公溫湯舊館永懷故人盧公之作
- 夜直省中
- 獻鄭都官
- 南浦歲暮對酒,送王十五歸京原文,南浦歲暮對酒,送王十五歸京翻譯,南浦歲暮對酒,送王十五歸京賞析,南浦歲暮對酒,送王十五歸京閱讀答案,出自白居易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