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月三十日程氏館餞杜十四歸京
作者:元稹 朝代:唐代
- 三月三十日程氏館餞杜十四歸京原文:
- 江春今日盡,程館祖筵開。我正南冠縶,君尋北路回。
謀身誠太拙,從宦苦無媒。處困方明命,遭時不在才。
逾年長倚玉,連夜共銜杯。涸溜沾濡沫,馀光照死灰。
行看鴻欲翥,敢憚酒相催。拍逐飛觥絕,香隨舞袖來。
消梨拋五遍,娑葛fg三臺。已許尊前倒,臨風淚莫頹。
- 三月三十日程氏館餞杜十四歸京拼音解讀:
- jiāng chūn jīn rì jìn ,chéng guǎn zǔ yàn kāi 。wǒ zhèng nán guàn zhí ,jun1 xún běi lù huí 。
móu shēn chéng tài zhuō ,cóng huàn kǔ wú méi 。chù kùn fāng míng mìng ,zāo shí bú zài cái 。
yú nián zhǎng yǐ yù ,lián yè gòng xián bēi 。hé liū zhān rú mò ,yú guāng zhào sǐ huī 。
háng kàn hóng yù zhù ,gǎn dàn jiǔ xiàng cuī 。pāi zhú fēi gōng jué ,xiāng suí wǔ xiù lái 。
xiāo lí pāo wǔ biàn ,suō gě fgsān tái 。yǐ xǔ zūn qián dǎo ,lín fēng lèi mò tuí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
相關翻譯
-
相關賞析
-
作者介紹
- 元稹
元?。?79─831),字微之,河南(今河南省洛陽一帶)人。幼年喪父,家境比較貧困。十五歲參加科舉考試,明經及第。唐憲宗元和初,應制策第一,任左拾遺,歷監察御史等職。曾因劾奏劍南東川節度使嚴礪等人的不法行為,得罪權貴,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。他遭到這次打擊后,轉與宦官和權貴妥協,并通過宦官崔潭峻等人的推薦,得到穆宗李恒的重用,一度出任宰相。不久,調任同州刺史。文宗太和時,任武昌軍節度使,死于任上,年五十三。元稹和白居易是好朋友,他們都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。他的文學主張與白居易相近,提倡杜甫「即事名篇,無復倚傍」的精神,推動了新樂府運動的發展。他寫過一些《樂府古題》和《新題樂府》,借用樂府的體裁,自出新意,借以「諷當時之事,以貽后代之人」。他還寫過不少古詩和律詩,其中也有諷刺現實的,稱作「古諷」、「律諷」。此外,他也還寫過不少古今體艷詩和悼亡詩,言淺情深,在藝術上有較高的成就。他的詩在當時與白居易齊名,世稱「元白」。元稹的詩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生疾苦,揭露了上層統治階級的荒淫、腐朽,但深度、廣度都不及白居易。詩的風格與白居易相近,都有語淺情深的特點。
元稹的詩詞
-
- 贈李十二牡丹花片,因以餞行
- 楚歌十首(江陵時作)
- 去杭州(送王師范)
- 含風夕(此后拾遺時作)
- 臺中鞫獄憶開元觀舊事呈損之兼贈周兄四十韻
- 酬劉猛見送
- 清都夜境(自此至《秋夕》,并年十六至十八時詩)
- 苦樂相倚曲
- 酬樂天勸醉
- 有所教
唐代詩詞推薦
-
- 春色滿皇州(一作薛能詩)
- 華州客舍奉和崔端公春城曉望
- 郊廟歌辭。享太廟樂章。恭和
- 伏聞令公疾愈對見延英,因有賀詩遠封投獻
- 齒落辭
- 潓陽亭作
- 聞歌
- 姑蘇懷古送秀才下第歸江南
- 贈蔡君
- 答微之
- 三月三十日程氏館餞杜十四歸京原文,三月三十日程氏館餞杜十四歸京翻譯,三月三十日程氏館餞杜十四歸京賞析,三月三十日程氏館餞杜十四歸京閱讀答案,出自元稹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