襄陽為盧竇紀事(第五首一作馬戴詩襄陽席上呈于司空)
作者:元稹 朝代:唐代
- 襄陽為盧竇紀事(第五首一作馬戴詩襄陽席上呈于司空)原文:
- 帝下真符召玉真,偶逢游女暫相親。
素書三卷留為贈,從向人間說向人。
風弄花枝月照階,醉和春睡倚香懷。
依稀似覺雙環動,潛被蕭郎卸玉釵。
鶯聲撩亂曙燈殘,暗覓金釵動曉寒。
猶帶春酲懶相送,櫻桃花下隔簾看。
琉璃波面月籠煙,暫逐蕭郎走上天。
今日歸時最腸斷,回江還是夜來船。
花枝臨水復臨堤,閑照江流亦照泥。
千萬春風好抬舉,夜來曾有鳳凰棲。
- 襄陽為盧竇紀事(第五首一作馬戴詩襄陽席上呈于司空)拼音解讀:
- dì xià zhēn fú zhào yù zhēn ,ǒu féng yóu nǚ zàn xiàng qīn 。
sù shū sān juàn liú wéi zèng ,cóng xiàng rén jiān shuō xiàng rén 。
fēng nòng huā zhī yuè zhào jiē ,zuì hé chūn shuì yǐ xiāng huái 。
yī xī sì jiào shuāng huán dòng ,qián bèi xiāo láng xiè yù chāi 。
yīng shēng liáo luàn shǔ dēng cán ,àn mì jīn chāi dòng xiǎo hán 。
yóu dài chūn chéng lǎn xiàng sòng ,yīng táo huā xià gé lián kàn 。
liú lí bō miàn yuè lóng yān ,zàn zhú xiāo láng zǒu shàng tiān 。
jīn rì guī shí zuì cháng duàn ,huí jiāng hái shì yè lái chuán 。
huā zhī lín shuǐ fù lín dī ,xián zhào jiāng liú yì zhào ní 。
qiān wàn chūn fēng hǎo tái jǔ ,yè lái céng yǒu fèng huáng qī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
相關翻譯
-
相關賞析
-
作者介紹
- 元稹
元稹(779─831),字微之,河南(今河南省洛陽一帶)人。幼年喪父,家境比較貧困。十五歲參加科舉考試,明經及第。唐憲宗元和初,應制策第一,任左拾遺,歷監察御史等職。曾因劾奏劍南東川節度使嚴礪等人的不法行為,得罪權貴,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。他遭到這次打擊后,轉與宦官和權貴妥協,并通過宦官崔潭峻等人的推薦,得到穆宗李恒的重用,一度出任宰相。不久,調任同州刺史。文宗太和時,任武昌軍節度使,死于任上,年五十三。元稹和白居易是好朋友,他們都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。他的文學主張與白居易相近,提倡杜甫「即事名篇,無復倚傍」的精神,推動了新樂府運動的發展。他寫過一些《樂府古題》和《新題樂府》,借用樂府的體裁,自出新意,借以「諷當時之事,以貽后代之人」。他還寫過不少古詩和律詩,其中也有諷刺現實的,稱作「古諷」、「律諷」。此外,他也還寫過不少古今體艷詩和悼亡詩,言淺情深,在藝術上有較高的成就。他的詩在當時與白居易齊名,世稱「元白」。元稹的詩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生疾苦,揭露了上層統治階級的荒淫、腐朽,但深度、廣度都不及白居易。詩的風格與白居易相近,都有語淺情深的特點。
元稹的詩詞
-
- 樂府雜曲。鼓吹曲辭。將進酒
- 畫松
- 貞元歷(是歲秋八月,太上改元永貞,傳位今皇帝)
- 合衣寢
- 貽蜀五首。李中丞表臣
- 酬樂天得稹所寄纻絲布白輕庸制成衣服以詩報之
- 過東都別樂天二首
- 羨醉
- 與楊十二巨源、盧十九經濟同游大安亭各賦…探得松石
- 苦樂相倚曲
唐代詩詞推薦
-
- 詠韋皋
- 新樓詩二十首。南庭竹
- 行路難三首
- 和張大夫秋日有懷呈院中諸公
- 贈任道人
- 寄隱客
- 秋日感懷
- 游東林寺
- 送金昌宗歸錢塘
- 田園樂七首·其三
- 襄陽為盧竇紀事(第五首一作馬戴詩襄陽席上呈于司空)原文,襄陽為盧竇紀事(第五首一作馬戴詩襄陽席上呈于司空)翻譯,襄陽為盧竇紀事(第五首一作馬戴詩襄陽席上呈于司空)賞析,襄陽為盧竇紀事(第五首一作馬戴詩襄陽席上呈于司空)閱讀答案,出自元稹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