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王協律游杭越十韻
作者:元稹 朝代:唐代
- 送王協律游杭越十韻原文:
- 去去莫凄凄,馀杭接會稽。松門天竺寺,花洞若耶溪。
浣渚逢新艷,蘭亭識舊題。山經秦帝望,壘辨越王棲。
江樹春常早,城樓月易低。鏡呈湖面出,云疊海潮齊。
章甫官人戴,莼絲姹女提。長干迎客鬧,小市隔煙迷。
紙亂紅藍壓,甌凝碧玉泥。荊南無抵物,來日為儂攜。
- 送王協律游杭越十韻拼音解讀:
- qù qù mò qī qī ,yú háng jiē huì jī 。sōng mén tiān zhú sì ,huā dòng ruò yē xī 。
huàn zhǔ féng xīn yàn ,lán tíng shí jiù tí 。shān jīng qín dì wàng ,lěi biàn yuè wáng qī 。
jiāng shù chūn cháng zǎo ,chéng lóu yuè yì dī 。jìng chéng hú miàn chū ,yún dié hǎi cháo qí 。
zhāng fǔ guān rén dài ,chún sī chà nǚ tí 。zhǎng gàn yíng kè nào ,xiǎo shì gé yān mí 。
zhǐ luàn hóng lán yā ,ōu níng bì yù ní 。jīng nán wú dǐ wù ,lái rì wéi nóng xié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
相關翻譯
-
相關賞析
-
作者介紹
- 元稹
元稹(779─831),字微之,河南(今河南省洛陽一帶)人。幼年喪父,家境比較貧困。十五歲參加科舉考試,明經及第。唐憲宗元和初,應制策第一,任左拾遺,歷監察御史等職。曾因劾奏劍南東川節度使嚴礪等人的不法行為,得罪權貴,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。他遭到這次打擊后,轉與宦官和權貴妥協,并通過宦官崔潭峻等人的推薦,得到穆宗李恒的重用,一度出任宰相。不久,調任同州刺史。文宗太和時,任武昌軍節度使,死于任上,年五十三。元稹和白居易是好朋友,他們都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。他的文學主張與白居易相近,提倡杜甫「即事名篇,無復倚傍」的精神,推動了新樂府運動的發展。他寫過一些《樂府古題》和《新題樂府》,借用樂府的體裁,自出新意,借以「諷當時之事,以貽后代之人」。他還寫過不少古詩和律詩,其中也有諷刺現實的,稱作「古諷」、「律諷」。此外,他也還寫過不少古今體艷詩和悼亡詩,言淺情深,在藝術上有較高的成就。他的詩在當時與白居易齊名,世稱「元白」。元稹的詩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生疾苦,揭露了上層統治階級的荒淫、腐朽,但深度、廣度都不及白居易。詩的風格與白居易相近,都有語淺情深的特點。
元稹的詩詞
-
- 韋居守晚歲常言退休之志因署其居曰大隱洞…因贈絕句
- 使東川。夜深行
- 遣行十首
- 通州
- 月臨花(臨檎花)
- 酬李浙西先因從事見寄之作
- 再酬復言
- 誚盧戡與予數約游三寺,戡獨沉醉而不行
- 田家詞 / 田家行
- 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。縛戎人
唐代詩詞推薦
-
- 觀宋州田大夫打球
- 梁國惠康公主挽歌二首
- 郊廟歌辭。享太廟樂章。大基舞
- 旅夜書懷
- 又送
- 梁王坐上賦無云雨
- 落第西還別魏四懔
- 將游東都留別包諫議
- 送鄧王二十弟從益牧宣城
- 淮南送司勛李郎中赴闕
- 送王協律游杭越十韻原文,送王協律游杭越十韻翻譯,送王協律游杭越十韻賞析,送王協律游杭越十韻閱讀答案,出自元稹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