順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詞三首(左拾遺時作)
作者:元稹 朝代:唐代
- 順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詞三首(左拾遺時作)原文:
- 不改延洪祚,因成揖讓朝。謳歌同戴啟,遏密共思堯。
雨露施恩廣,梯航會葬遙。號弓那獨切,曾感昔年招。
前春文祖廟,大舜嗣堯登。及此逾年感,還因是月崩。
壽緣追孝促,業(yè)在繼明興。儉詔同今古,山川繞灞陵。
七月悲風(fēng)起,凄涼萬國人。羽儀經(jīng)巷內(nèi),輼fm轉(zhuǎn)城闉。
暝色依陵早,秋聲入輅新。自嗟同草木,不識永貞春。
- 順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詞三首(左拾遺時作)拼音解讀:
- bú gǎi yán hóng zuò ,yīn chéng yī ràng cháo 。ōu gē tóng dài qǐ ,è mì gòng sī yáo 。
yǔ lù shī ēn guǎng ,tī háng huì zàng yáo 。hào gōng nà dú qiē ,céng gǎn xī nián zhāo 。
qián chūn wén zǔ miào ,dà shùn sì yáo dēng 。jí cǐ yú nián gǎn ,hái yīn shì yuè bēng 。
shòu yuán zhuī xiào cù ,yè zài jì míng xìng 。jiǎn zhào tóng jīn gǔ ,shān chuān rào bà líng 。
qī yuè bēi fēng qǐ ,qī liáng wàn guó rén 。yǔ yí jīng xiàng nèi ,wēn fmzhuǎn chéng yīn 。
míng sè yī líng zǎo ,qiū shēng rù lù xīn 。zì jiē tóng cǎo mù ,bú shí yǒng zhēn chūn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(zhǔn)確。
相關(guān)翻譯
-
相關(guān)賞析
-
作者介紹
- 元稹
元稹(779─831),字微之,河南(今河南省洛陽一帶)人。幼年喪父,家境比較貧困。十五歲參加科舉考試,明經(jīng)及第。唐憲宗元和初,應(yīng)制策第一,任左拾遺,歷監(jiān)察御史等職。曾因劾奏劍南東川節(jié)度使嚴(yán)礪等人的不法行為,得罪權(quán)貴,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。他遭到這次打擊后,轉(zhuǎn)與宦官和權(quán)貴妥協(xié),并通過宦官崔潭峻等人的推薦,得到穆宗李恒的重用,一度出任宰相。不久,調(diào)任同州刺史。文宗太和時,任武昌軍節(jié)度使,死于任上,年五十三。元稹和白居易是好朋友,他們都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(dǎo)者。他的文學(xué)主張與白居易相近,提倡杜甫「即事名篇,無復(fù)倚傍」的精神,推動了新樂府運動的發(fā)展。他寫過一些《樂府古題》和《新題樂府》,借用樂府的體裁,自出新意,借以「諷當(dāng)時之事,以貽后代之人」。他還寫過不少古詩和律詩,其中也有諷刺現(xiàn)實的,稱作「古諷」、「律諷」。此外,他也還寫過不少古今體艷詩和悼亡詩,言淺情深,在藝術(shù)上有較高的成就。他的詩在當(dāng)時與白居易齊名,世稱「元白」。元稹的詩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生疾苦,揭露了上層統(tǒng)治階級的荒淫、腐朽,但深度、廣度都不及白居易。詩的風(fēng)格與白居易相近,都有語淺情深的特點。
元稹的詩詞
-
- 和樂天早春見寄
- 夢上天(此后十首,并和劉猛)
- 和王侍郎酬廣宣上人觀放榜后相賀
- 送杜元穎
- 追昔游
- 楊子華畫三首
- 和樂天折劍頭
- 酬周從事望海亭見寄
- 酬友封話舊敘懷十二韻(依次重用為韻)
- 月臨花(臨檎花)
唐代詩詞推薦
-
- 賦得夏首啟節(jié)
- 送曇延法師講罷赴上都
- 安樂郡主花燭行
- 寄令狐郎中
- 南溪春耕
- 初冬早起寄夢得
- 寄獻北都留守裴令公
- 寒城晚角(滑州作)
- 奉和仆射相公送東川李支使歸使府夏侯相公
- 高士詠。嚴(yán)子陵
- 順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詞三首(左拾遺時作)原文,順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詞三首(左拾遺時作)翻譯,順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詞三首(左拾遺時作)賞析,順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詞三首(左拾遺時作)閱讀答案,出自元稹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