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齋小松二首
作者:元稹 朝代:唐代
- 西齋小松二首原文:
- 松樹短于我,清風亦已多。況乃枝上雪,動搖微月波。
幽姿得閑地,詎感歲蹉跎。但恐廈終構,藉君當奈何。
簇簇枝新黃,纖纖攢素指。柔苙漸依條,短莎還半委。
清風日夜高,凌云意何已。千歲盤老龍,修鱗自茲始。
- 西齋小松二首拼音解讀:
- sōng shù duǎn yú wǒ ,qīng fēng yì yǐ duō 。kuàng nǎi zhī shàng xuě ,dòng yáo wēi yuè bō 。
yōu zī dé xián dì ,jù gǎn suì cuō tuó 。dàn kǒng shà zhōng gòu ,jiè jun1 dāng nài hé 。
cù cù zhī xīn huáng ,xiān xiān zǎn sù zhǐ 。róu lì jiàn yī tiáo ,duǎn shā hái bàn wěi 。
qīng fēng rì yè gāo ,líng yún yì hé yǐ 。qiān suì pán lǎo lóng ,xiū lín zì zī shǐ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
相關翻譯
-
相關賞析
-
作者介紹
- 元稹
元稹(779─831),字微之,河南(今河南省洛陽一帶)人。幼年喪父,家境比較貧困。十五歲參加科舉考試,明經及第。唐憲宗元和初,應制策第一,任左拾遺,歷監察御史等職。曾因劾奏劍南東川節度使嚴礪等人的不法行為,得罪權貴,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。他遭到這次打擊后,轉與宦官和權貴妥協,并通過宦官崔潭峻等人的推薦,得到穆宗李恒的重用,一度出任宰相。不久,調任同州刺史。文宗太和時,任武昌軍節度使,死于任上,年五十三。元稹和白居易是好朋友,他們都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。他的文學主張與白居易相近,提倡杜甫「即事名篇,無復倚傍」的精神,推動了新樂府運動的發展。他寫過一些《樂府古題》和《新題樂府》,借用樂府的體裁,自出新意,借以「諷當時之事,以貽后代之人」。他還寫過不少古詩和律詩,其中也有諷刺現實的,稱作「古諷」、「律諷」。此外,他也還寫過不少古今體艷詩和悼亡詩,言淺情深,在藝術上有較高的成就。他的詩在當時與白居易齊名,世稱「元白」。元稹的詩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生疾苦,揭露了上層統治階級的荒淫、腐朽,但深度、廣度都不及白居易。詩的風格與白居易相近,都有語淺情深的特點。
元稹的詩詞
-
- 夜池
- 送王十一南行
- 古決絕詞
- 郵竹
- 使東川。駱口驛二首
- 解秋十首
- 酬許五康佐(次用本韻)
- 紫躑躅
- 早歸
- 廟之神
唐代詩詞推薦
-
- 將之饒州,江浦夜泊
- 小至
- 已涼
- 題緱山王子晉廟
- 吳。介象
- 石甕寺燈魅詩
- 送饒州王司法之任兼寄朱處士
- 湘中酬張十一功曹
- 昆明池晏坐答王兵部珣三韻見示
- 贈村公
- 西齋小松二首原文,西齋小松二首翻譯,西齋小松二首賞析,西齋小松二首閱讀答案,出自元稹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