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樂天感鶴
作者:元稹 朝代:唐代
- 和樂天感鶴原文:
- 我有所愛鶴,毛羽霜雪妍。秋霄一滴露,聲聞林外天。
自隨衛侯去,遂入大夫軒。云貌久已隔,玉音無復傳。
吟君感鶴操,不覺心惕然。無乃予所愛,誤為微物遷。
因茲諭直質,未免柔細牽。君看孤松樹,左右蘿蔦纏。
既可習為飽,亦可薰為荃。期君常善救,勿令終棄捐。
- 和樂天感鶴拼音解讀:
- wǒ yǒu suǒ ài hè ,máo yǔ shuāng xuě yán 。qiū xiāo yī dī lù ,shēng wén lín wài tiān 。
zì suí wèi hóu qù ,suí rù dà fū xuān 。yún mào jiǔ yǐ gé ,yù yīn wú fù chuán 。
yín jun1 gǎn hè cāo ,bú jiào xīn tì rán 。wú nǎi yǔ suǒ ài ,wù wéi wēi wù qiān 。
yīn zī yù zhí zhì ,wèi miǎn róu xì qiān 。jun1 kàn gū sōng shù ,zuǒ yòu luó niǎo chán 。
jì kě xí wéi bǎo ,yì kě xūn wéi quán 。qī jun1 cháng shàn jiù ,wù lìng zhōng qì juān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
相關翻譯
-
相關賞析
-
作者介紹
- 元稹
元稹(779─831),字微之,河南(今河南省洛陽一帶)人。幼年喪父,家境比較貧困。十五歲參加科舉考試,明經及第。唐憲宗元和初,應制策第一,任左拾遺,歷監察御史等職。曾因劾奏劍南東川節度使嚴礪等人的不法行為,得罪權貴,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。他遭到這次打擊后,轉與宦官和權貴妥協,并通過宦官崔潭峻等人的推薦,得到穆宗李恒的重用,一度出任宰相。不久,調任同州刺史。文宗太和時,任武昌軍節度使,死于任上,年五十三。元稹和白居易是好朋友,他們都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。他的文學主張與白居易相近,提倡杜甫「即事名篇,無復倚傍」的精神,推動了新樂府運動的發展。他寫過一些《樂府古題》和《新題樂府》,借用樂府的體裁,自出新意,借以「諷當時之事,以貽后代之人」。他還寫過不少古詩和律詩,其中也有諷刺現實的,稱作「古諷」、「律諷」。此外,他也還寫過不少古今體艷詩和悼亡詩,言淺情深,在藝術上有較高的成就。他的詩在當時與白居易齊名,世稱「元白」。元稹的詩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生疾苦,揭露了上層統治階級的荒淫、腐朽,但深度、廣度都不及白居易。詩的風格與白居易相近,都有語淺情深的特點。
元稹的詩詞
-
- 連昌宮詞
- 落月
- 勸醉
- 采珠行
- 雜曲歌辭。俠客行
- 和樂天過秘閣書省舊廳
- 酬樂天得稹所寄纻絲布白輕庸制成衣服以詩報之
- 春蟬
- 觀心處
-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
唐代詩詞推薦
-
- 又留別同院
- 尚書都堂瓦松
- 桂
- 宿水亭
- 街中又唱
- 修史亭三首
- 添酒中六詠。酒槍
- 淮南送友人歸滄州
- 池鶴八絕句。鳶贈鶴
- 制袍字賜狄仁杰
- 和樂天感鶴原文,和樂天感鶴翻譯,和樂天感鶴賞析,和樂天感鶴閱讀答案,出自元稹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