暑夜(此夜炎蒸不可當)
作者:宗泐 朝代:明朝
- 暑夜(此夜炎蒸不可當)原文:
- 【暑夜】
此夜炎蒸不可當,[1]
開門高樹月蒼蒼。[2]
天河只在南樓上,[3]
不借人間一滴涼。[4]
- 暑夜(此夜炎蒸不可當)拼音解讀:
- 【shǔ yè 】
cǐ yè yán zhēng bú kě dāng ,[1]
kāi mén gāo shù yuè cāng cāng 。[2]
tiān hé zhī zài nán lóu shàng ,[3]
bú jiè rén jiān yī dī liáng 。[4]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
相關翻譯
-
相關賞析
-
作者介紹
- 宗泐
宗泐(1318~1391年),字季潭,別號全室,俗姓周,臨海人。其父母早亡,寄食鄰里。八歲時趨臨海天寧寺(即今龍興寺)出家,十四剃度,二十歲時至杭州凈慈寺。師從大欣笑隱,大欣試以《心經》,宗泐出口成誦,遂為之授具足戒。此后居凈慈數載,其間“博咨經典,精求義蘊,律論梵藏,備盡厥旨”。大欣累主名剎大寺,宗泐均追隨左右。大欣死后,遂回歸故里,隱居云嶺、紫籜嶺和天寧寺諸處。道法益盛,聲名日隆。元末,應杭州僧眾堅請,出主中天竺萬壽永祚寺。洪武四年(1371年),明太祖征江南有道僧人,應召稱旨,住天界寺。五年(1372年),朝廷建廣薦法會于蔣山太平興國寺,受命升座說法。九年(1376年)春,明太祖命“育發以官之”,宗泐表示不愿為官,希望終老釋門。太祖從之,御制《免官說》以賜。后同杭州演福教寺住持、天臺宗高僧如玘注釋《心經》、《金剛經》、《楞伽經》等,頒行全國。
宗泐的詩詞
-
- 暑夜(此夜炎蒸不可當)
明朝詩詞推薦
-
- 荒村(村落甚荒涼)
- 送東陽馬生序
- 水龍吟(雞鳴風雨蕭蕭)
- 九月九日登長城關
- 枕石
- 首夏山中行吟
- 除夜太原寒甚
- 送別詩
- 牡丹亭·虜諜(萬里江山萬里塵)
- 妒花(昨夜海棠初著雨)
- 暑夜(此夜炎蒸不可當)原文,暑夜(此夜炎蒸不可當)翻譯,暑夜(此夜炎蒸不可當)賞析,暑夜(此夜炎蒸不可當)閱讀答案,出自宗泐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