憶周秀才、素上人,時聞各在一方
作者:孟郊 朝代:唐代
- 憶周秀才、素上人,時聞各在一方原文:
- 東西分我情,魂夢安能定。野客云作心,高僧月為性。
浮云自高閑,明月常空凈。衣敝得古風,居山無俗病。
吟聽碧云語,手把青松柄。羨爾欲寄書,飛禽杳難倩。
- 憶周秀才、素上人,時聞各在一方拼音解讀:
- dōng xī fèn wǒ qíng ,hún mèng ān néng dìng 。yě kè yún zuò xīn ,gāo sēng yuè wéi xìng 。
fú yún zì gāo xián ,míng yuè cháng kōng jìng 。yī bì dé gǔ fēng ,jū shān wú sú bìng 。
yín tīng bì yún yǔ ,shǒu bǎ qīng sōng bǐng 。xiàn ěr yù jì shū ,fēi qín yǎo nán qiàn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
相關翻譯
-
相關賞析
-
作者介紹
- 孟郊
孟郊(751─814),字東野,湖州武康(今浙江德清縣)人。早年隱居河南嵩山。后兩試不第,直到四十六歲時才中進士。五十歲時任溧陽縣尉,由于抱負不得施展,便放跡山林間,吟詩度日,以致公務多廢,縣令便另委他人代行職務,并把他的俸祿減去一半,不久辭官回家。后經河南尹鄭余慶的推薦,出任河南水陸轉運判官,晚年多在洛陽度過。憲宗元和九年,鄭余慶再度聘他往興元府任參軍,攜家眷前往,病死在赴任途中。他為人耿介倔強,一生窮愁潦倒,所以他的詩大多是抒發個人的坎坷不遇和揭露世態炎涼,用字追求「瘦」、「硬」。但由于個人的清貧生活而對勞動人民的疾苦有所體會,所以又寫了不少象《寒地百姓吟》、《織婦辭》等反映民間疾苦的詩。著有《孟東野集》,存詩四百余首。
孟郊的詩詞
-
- 送蕭煉師入四明山
- 懊惱
- 夏日謁智遠禪師
- 汝州陸中丞席喜張從事至同賦十韻
- 悼幼子
- 投贈張端公(一作贈裴樞端公)
- 和令狐侍郎、郭郎中題項羽廟
- 怨詩(一作古怨)
- 至孝義渡寄鄭軍事唐二十五
- 送從舅端適楚地
唐代詩詞推薦
-
- 下第寄宣城幕中諸公
- 過鄭廣文舊居(鄭虔)
- 尋劉處士
- 若邪春興
- 雨后早發永寧
- 相思
- 和閻士和望池月答人
- 范山人畫山水歌
- 經徐稚墓
- 寄楊五桂州譚(因州參軍段子之任)
- 憶周秀才、素上人,時聞各在一方原文,憶周秀才、素上人,時聞各在一方翻譯,憶周秀才、素上人,時聞各在一方賞析,憶周秀才、素上人,時聞各在一方閱讀答案,出自孟郊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