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舍人曹長寄新詩,有游宴之盛,因以戲酬
作者:劉禹錫 朝代:唐代
- 白舍人曹長寄新詩,有游宴之盛,因以戲酬原文:
- 蘇州刺史例能詩,西掖今來替左司。二八城門開道路,
五千兵馬引旌旗。水通山寺笙歌去,騎過虹橋劍戟隨。
若共吳王斗百草,不如應(yīng)是欠西施。
- 白舍人曹長寄新詩,有游宴之盛,因以戲酬拼音解讀:
- sū zhōu cì shǐ lì néng shī ,xī yè jīn lái tì zuǒ sī 。èr bā chéng mén kāi dào lù ,
wǔ qiān bīng mǎ yǐn jīng qí 。shuǐ tōng shān sì shēng gē qù ,qí guò hóng qiáo jiàn jǐ suí 。
ruò gòng wú wáng dòu bǎi cǎo ,bú rú yīng shì qiàn xī shī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(zhǔn)確。
相關(guān)翻譯
-
相關(guān)賞析
-
作者介紹
- 劉禹錫
劉禹錫(772-842)字夢得,洛陽人,為匈奴族后裔。晚年任太子賓客,世稱「劉賓客」。他和柳宗元一同參預(yù)那唐朝永貞年間短命的政治改革,結(jié)果一同貶謫遠(yuǎn)郡,頑強(qiáng)地生活下來,晚年回到洛陽,仍有「馬思邊草拳毛動」的豪氣。他的詩精煉含蓄,往往能以清新的語言表達(dá)自己對人生或歷史的深刻理解,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備至, 譽(yù)為「詩豪」。他在遠(yuǎn)謫湖南、四川時,接觸到少數(shù)民族的生活,并受到當(dāng)?shù)孛窀璧囊恍┯绊?,?chuàng)作出《竹枝》、《浪淘沙》諸詞,給后世留下「銀釧金釵來負(fù)水,長刀短笠去燒畬」的民俗畫面。至于「東邊日出西邊雨,道是無晴還有晴」,更是地道的民歌風(fēng)味了。他在和白居易的《春詞》時,曾注明「依《憶江南》曲拍為句」,這是中國文學(xué)史上依曲填詞的最早記錄。
劉禹錫的詩詞
-
- 讀張曲江集作
- 刑部白侍郎謝病長告,改賓客分司,以詩贈別
- 寄朗州溫右史曹長
- 題報恩寺
- 海陽十詠。吏隱亭
- 請告東歸發(fā)灞橋卻寄諸僚友
- 晚步揚(yáng)子游南塘望沙尾
- 城內(nèi)花園頗曾游玩令公居守亦有素期…以答令狐相公見謔
- 贈劉景擢第
- 征還京師見舊番官馮叔達(dá)
唐代詩詞推薦
-
- 題清源寺(即王右丞故宅)
- 晚泊江戍
- 即日
- 早春寄王漢陽
- 夜對流螢作
- 代張侍御傷美人
- 黃子陂上韓吏部
- 雜曲歌辭。定情篇
- 詠德上韋檢察(即韋相皋之弟也,名纁)
- 夜聞江南人家賽神,因題即事
- 白舍人曹長寄新詩,有游宴之盛,因以戲酬原文,白舍人曹長寄新詩,有游宴之盛,因以戲酬翻譯,白舍人曹長寄新詩,有游宴之盛,因以戲酬賞析,白舍人曹長寄新詩,有游宴之盛,因以戲酬閱讀答案,出自劉禹錫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