荊門道懷古
作者:劉禹錫 朝代:唐代
- 荊門道懷古原文:
- 南國山川舊帝畿,宋臺梁館尚依稀。馬嘶古道行人歇,
麥秀空城野雉飛。風(fēng)吹落葉填宮井,火入荒陵化寶衣。
徒使詞臣庾開府,咸陽終日苦思?xì)w。
- 荊門道懷古拼音解讀:
- nán guó shān chuān jiù dì jī ,sòng tái liáng guǎn shàng yī xī 。mǎ sī gǔ dào háng rén xiē ,
mài xiù kōng chéng yě zhì fēi 。fēng chuī luò yè tián gōng jǐng ,huǒ rù huāng líng huà bǎo yī 。
tú shǐ cí chén yǔ kāi fǔ ,xián yáng zhōng rì kǔ sī guī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(zhǔn)確。
相關(guān)翻譯
-
相關(guān)賞析
-
作者介紹
- 劉禹錫
劉禹錫(772-842)字夢得,洛陽人,為匈奴族后裔。晚年任太子賓客,世稱「劉賓客」。他和柳宗元一同參預(yù)那唐朝永貞年間短命的政治改革,結(jié)果一同貶謫遠(yuǎn)郡,頑強(qiáng)地生活下來,晚年回到洛陽,仍有「馬思邊草拳毛動(dòng)」的豪氣。他的詩精煉含蓄,往往能以清新的語言表達(dá)自己對人生或歷史的深刻理解,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備至, 譽(yù)為「詩豪」。他在遠(yuǎn)謫湖南、四川時(shí),接觸到少數(shù)民族的生活,并受到當(dāng)?shù)孛窀璧囊恍┯绊懀瑒?chuàng)作出《竹枝》、《浪淘沙》諸詞,給后世留下「銀釧金釵來負(fù)水,長刀短笠去燒畬」的民俗畫面。至于「東邊日出西邊雨,道是無晴還有晴」,更是地道的民歌風(fēng)味了。他在和白居易的《春詞》時(shí),曾注明「依《憶江南》曲拍為句」,這是中國文學(xué)史上依曲填詞的最早記錄。
劉禹錫的詩詞
-
- 觀柘枝舞二首
- 歲杪將發(fā)楚州呈樂天
- 牛相公見示新什,謹(jǐn)依本韻次用以抒下情
- 送華陰尉張苕赴邕府使幕(張即燕公之孫,頃坐事除名)
- 秋夜安國觀聞笙
- 寓興二首
- 令狐仆射與余投分素深縱山川阻修…附于舊編之末
- 和留守令狐相公答白賓客
- 和董庶中古散調(diào)詞贈(zèng)尹果毅
- 自左馮歸洛下酬樂天兼呈裴令公
唐代詩詞推薦
-
- 秦門。范增
- 相和歌辭。長歌續(xù)短歌
- 飯覆釜山僧
- 旅舍早起
- 敷水盧校書
- 寄題惠林李侍郎舊館
- 思越人(與本調(diào)不同)
- 望送魏徵葬
- 和杜中丞西禪院看花
- 和蕭郎中午日見寄
- 荊門道懷古原文,荊門道懷古翻譯,荊門道懷古賞析,荊門道懷古閱讀答案,出自劉禹錫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