磨鏡篇
作者:劉禹錫 朝代:唐代
- 磨鏡篇原文:
- 流塵翳明鏡,歲久看如漆。門前負局人,為我一磨拂。
萍開綠池滿,暈盡金波溢。白日照空心,圓光走幽室。
山神妖氣沮,野魅真形出。卻思未磨時,瓦礫來唐突。
- 磨鏡篇拼音解讀:
- liú chén yì míng jìng ,suì jiǔ kàn rú qī 。mén qián fù jú rén ,wéi wǒ yī mó fú 。
píng kāi lǜ chí mǎn ,yūn jìn jīn bō yì 。bái rì zhào kōng xīn ,yuán guāng zǒu yōu shì 。
shān shén yāo qì jǔ ,yě mèi zhēn xíng chū 。què sī wèi mó shí ,wǎ lì lái táng tū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
相關翻譯
-
相關賞析
-
作者介紹
- 劉禹錫
劉禹錫(772-842)字夢得,洛陽人,為匈奴族后裔。晚年任太子賓客,世稱「劉賓客」。他和柳宗元一同參預那唐朝永貞年間短命的政治改革,結果一同貶謫遠郡,頑強地生活下來,晚年回到洛陽,仍有「馬思邊草拳毛動」的豪氣。他的詩精煉含蓄,往往能以清新的語言表達自己對人生或歷史的深刻理解,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備至, 譽為「詩豪」。他在遠謫湖南、四川時,接觸到少數民族的生活,并受到當地民歌的一些影響,創作出《竹枝》、《浪淘沙》諸詞,給后世留下「銀釧金釵來負水,長刀短笠去燒畬」的民俗畫面。至于「東邊日出西邊雨,道是無晴還有晴」,更是地道的民歌風味了。他在和白居易的《春詞》時,曾注明「依《憶江南》曲拍為句」,這是中國文學史上依曲填詞的最早記錄。
劉禹錫的詩詞
-
- 百花行
- 更衣曲
- 崔元受少府自貶所還,遺山姜花,以詩答之
- 竇夔州見寄寒食日憶故姬小紅吹笙,因和之
- 插田歌
- 分司東都蒙襄陽李司徒相公書問因以奉寄
- 答前篇
- 晚泊牛渚
- 楊柳枝(花萼樓前初種時)
- 寄楊八拾遺
唐代詩詞推薦
-
- 湖城東遇孟云卿,復歸劉顥宅宿宴,飲散因為醉歌
- 贈宣城趙太守悅
- 江上愁思二首
- 宿顧城二首(顧城在范縣東)
- 使東川。慚問囚
- 瑪瑙杯歌
- 藍田溪雜詠二十二首。登臺(一作望山臺)
- 冬日作
- 和游房公舊竹亭聞琴絕句
- 宮人斜
- 磨鏡篇原文,磨鏡篇翻譯,磨鏡篇賞析,磨鏡篇閱讀答案,出自劉禹錫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