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詩(高臺多悲風)
作者:曹植 朝代:魏晉
- 雜詩(高臺多悲風)原文:
- 【雜詩】
高臺多悲風,朝日照北林。
之子在萬里,江湖迥且深。
方舟安可極,離思故難任。
孤雁飛南游,過庭長哀吟。
翹思慕遠人,愿欲托遺音。
形影忽不見,翩翩傷我心。
- 雜詩(高臺多悲風)拼音解讀:
- 【zá shī 】
gāo tái duō bēi fēng ,cháo rì zhào běi lín 。
zhī zǐ zài wàn lǐ ,jiāng hú jiǒng qiě shēn 。
fāng zhōu ān kě jí ,lí sī gù nán rèn 。
gū yàn fēi nán yóu ,guò tíng zhǎng āi yín 。
qiào sī mù yuǎn rén ,yuàn yù tuō yí yīn 。
xíng yǐng hū bú jiàn ,piān piān shāng wǒ xīn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
相關翻譯
-
相關賞析
-
作者介紹
- 曹植
曹植(192-232),字子建,曹操的兒子,曹丕的弟弟,是建安時期最有才華的詩人。早期很受其父的寵愛,幾乎被立為太子,因而受到其兄曹丕的嫉恨。曹丕即位后,曹植遭到了嚴重的打擊與迫害,幾次被貶爵移封。曹丕死,曹叡即位后,曹植曾多次上書,希望能有報效國家的機會,但都未能如愿。最后在困頓苦悶中死去,年僅四十一歲。曹植的生活和創作,以曹丕即位為界分為前后兩期。前期作品表現了他的政治抱負和對于建功立業的熱烈向往,同時也寫了一些反映社會動亂和表現人民疾苦的詩篇。后期作品則較多地反映了封建統治集團的內部矛盾,表現了自己受壓抑,有志不得伸的悲憤情緒,對我們認識曹魏王朝,認識被「忠孝仁義」紗幕遮蓋著的統治階級內部的冷酷兇殘,有一定的價值。曹植的詩歌藝術成就較高,《詩品》說它「骨氣奇高,詞采華茂,情兼雅怨,體被文質」。同時,曹植又是最早的注意聲律的人,他的作品多聲調和諧,韻節響亮。清代沈德潛曾說:「子建詩五色相宣,八音朗暢」,對五言詩的發展有重要貢獻。他的章表辭賦也很著名,都洋溢著非凡的才氣。作品有《曹子建集》。詩歌注本以黃節的《曹子建詩注》較為詳備。
曹植的詩詞
-
- 明月上高樓
- 雜詩(南國有佳人)
- 情詩(微陰翳陽景)
- 明月上高樓
- 吁嗟篇(吁嗟此轉蓬)
- 雜詩(轉蓬離本根)
- 善哉行二首
- 銅雀臺賦
- 送應氏(清時難屢得)
- 吁嗟篇
魏晉詩詞推薦
-
- 三都賦
- 歸去來兮辭·并序
- 雜詩(飛觀百余尺)
- 情詩(游目四野外)
- 雜詩(巖巖鐘山首)
- 七哀
- 重贈盧諶
- 西長安行
- 贈從弟(亭亭山上松)
- 己酉歲九月九日
- 雜詩(高臺多悲風)原文,雜詩(高臺多悲風)翻譯,雜詩(高臺多悲風)賞析,雜詩(高臺多悲風)閱讀答案,出自曹植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