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劉伯宗絕交詩(北山有鴟)
作者:朱穆 朝代:漢朝
- 與劉伯宗絕交詩(北山有鴟)原文:
- 【與劉伯宗絕交詩】
北山有鴟,不潔其翼。
飛不正向,寢不定息。
饑則木覽,飽則泥伏。
饕餮貪污,臭腐是食。
填腸滿嗉,嗜欲無極。
長鳴呼鳳,謂鳳無德。
鳳之所趨,與子異域。
永從此訣,各自努力。
- 與劉伯宗絕交詩(北山有鴟)拼音解讀:
- 【yǔ liú bó zōng jué jiāo shī 】
běi shān yǒu chī ,bú jié qí yì 。
fēi bú zhèng xiàng ,qǐn bú dìng xī 。
jī zé mù lǎn ,bǎo zé ní fú 。
tāo tiè tān wū ,chòu fǔ shì shí 。
tián cháng mǎn sù ,shì yù wú jí 。
zhǎng míng hū fèng ,wèi fèng wú dé 。
fèng zhī suǒ qū ,yǔ zǐ yì yù 。
yǒng cóng cǐ jué ,gè zì nǔ lì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
相關翻譯
-
相關賞析
-
作者介紹
- 朱穆
朱穆(100~163)字公叔,一字文元,東漢南陽郡宛(今河南南陽市)人,丞相朱暉之孫。初舉孝廉。順帝末,大將軍梁冀使典兵事。桓帝時任侍御史。感時俗澆薄,作《崇厚論》、《絕交論》。永興初,出任冀州刺史,鎮壓起事災民。后觸犯宦官,罰作刑徒,因千人上書為之鳴不平,赦歸。居鄉數年,復拜尚書。上書請除宦官未成,憂憤死。
朱穆自幼即以沉思好學、用心專一而著名,由于精力專注,或丟失衣冠,或跌落坑中,亦不自知;年50歲時還向同郡隱居武當山教授經傳的趙康奉書稱弟子,為時人所稱服。朱穆為人耿直有韜略,20歲舉孝廉,后拜郎中、尚書侍郎,被人稱為“兼資文武,海內奇士”(范曄:《后漢書》卷43《朱穆傳》)順帝末,從大將軍梁冀,為典兵事,甚見親任?;傅奂次?,升任侍御史,不久再遷議郎,與邊韶、崔寔、曹壽等共入國史館東觀撰修《漢紀》,作《孝穆、崇二皇及順烈皇后傳》,又增補了《外戚傳》及《儒林傳》。
桓帝崇尚敦厚,朱穆遂作《崇厚論》,呼吁重德教;又著《絕交論》,倡導交往以公。永興元年(153年),冀州發生嚴重的水災饑荒,社會秩序混亂,朱穆奉命出任冀州刺史,因懾于朱穆威名,貪官污吏聞風而逃,冀州百縣中僅解印外逃的縣官即達四十余人,他一到任,就嚴懲為非作歹的貪官豪強,終因觸怒朝廷宦官權貴,被捕還京師,罰作刑徒。后得太學生劉陶等數千人上書申訴,為朱穆鳴不平,方獲釋歸居鄉里。居家數載,復為尚書,仍剛直不阿,屢次上書或面諫罷除宦官,桓帝不從,遂遭排擠詆毀,終日憤懣抑郁,于延熹六年(163年)發疽而死。朱穆死后,詔贈益州太守,謚“文忠先生”。善文辭,為蔡邕所重,詩僅存《與劉伯宗絕交詩》一首。
朱穆的詩詞
-
- 與劉伯宗絕交詩(北山有鴟)
- 與劉伯宗絕交詩
漢朝詩詞推薦
-
- 獄中上梁王書
- 十五從軍征(十五從軍征)
- 移居二首
- 怨世(世沉淖而難論兮)
- 三峽
- 董嬌嬈(洛陽城東路)
- 孔雀東南飛 (為焦仲卿妻作)
- 悲愁歌(吾家嫁我兮天一方)
- 滑稽列傳
- 相逢行(相逢狹路間)
- 與劉伯宗絕交詩(北山有鴟)原文,與劉伯宗絕交詩(北山有鴟)翻譯,與劉伯宗絕交詩(北山有鴟)賞析,與劉伯宗絕交詩(北山有鴟)閱讀答案,出自朱穆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