酅公合祔挽歌
作者:顧況 朝代:唐代
- 酅公合祔挽歌原文:
- 草露前朝事,荊茅圣主封。
空傳馀竹帛,永絕舊歌鐘。
清鏡無雙影,窮泉有幾重。
笳簫最悲處,風入九原松。
- 酅公合祔挽歌拼音解讀:
- cǎo lù qián cháo shì ,jīng máo shèng zhǔ fēng 。
kōng chuán yú zhú bó ,yǒng jué jiù gē zhōng 。
qīng jìng wú shuāng yǐng ,qióng quán yǒu jǐ zhòng 。
jiā xiāo zuì bēi chù ,fēng rù jiǔ yuán sōng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
相關翻譯
-
相關賞析
-
作者介紹
- 顧況
顧況(727-815?),字逋翁,蘇州人。他一生官位不高,曾任著作郎,因作詩嘲諷得罪權貴,貶饒州司戶參軍。晚年隱居茅山,號「華陽真逸」。他是一個關心人民疾苦的現實主義詩人,詩歌主張與詩風都與元結相似,對白居易有一定影響,而且白居易步入詩壇就是首先得到他的獎掖與提攜的。有《華陽集》傳世。
顧況的詩詞
-
- 五兩歌送張夏
- 過山農家(板橋人渡泉聲)
- 題靈山寺(戰鳥)
- 雜曲歌辭。竹枝
- 相和歌辭。烏夜啼二首
- 宿湖邊山寺
- 送別日晚歌
- 宮詞五首
- 焙茶塢
- 贈遠
唐代詩詞推薦
-
- 中秋夜君山臺望月
- 南海府罷南康阻淺行侶稍稍登陸…主人燕餞至頻暮宿東溪
- 奉和竇使君同恭法師詠高僧二首。釋僧肇
- 奉和圣制賜崔日知往潞州應制
- 有獺吟
- 還族弟卷
- 奉和皇帝上禮撫事述懷應制
- 題名琉璃院(今改名景祥院)
- 送辛吉甫常州覲省
- 南池宴餞辛子,賦得蝌斗子
- 酅公合祔挽歌原文,酅公合祔挽歌翻譯,酅公合祔挽歌賞析,酅公合祔挽歌閱讀答案,出自顧況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