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平寺泉眼
作者:杜甫 朝代:唐代
- 太平寺泉眼原文:
- 招提憑高岡,疏散連草莽。出泉枯柳根,汲引歲月古。
石間見海眼,天畔縈水府。廣深丈尺間,宴息敢輕侮。
青白二小蛇,幽姿可時睹。如絲氣或上,爛熳為云雨。
山頭到山下,鑿井不盡土。取供十方僧,香美勝牛乳。
北風起寒文,弱藻舒翠縷。明涵客衣凈,細蕩林影趣。
何當宅下流,馀潤通藥圃。三春濕黃精,一食生毛羽。
- 太平寺泉眼拼音解讀:
- zhāo tí píng gāo gāng ,shū sàn lián cǎo mǎng 。chū quán kū liǔ gēn ,jí yǐn suì yuè gǔ 。
shí jiān jiàn hǎi yǎn ,tiān pàn yíng shuǐ fǔ 。guǎng shēn zhàng chǐ jiān ,yàn xī gǎn qīng wǔ 。
qīng bái èr xiǎo shé ,yōu zī kě shí dǔ 。rú sī qì huò shàng ,làn màn wéi yún yǔ 。
shān tóu dào shān xià ,záo jǐng bú jìn tǔ 。qǔ gòng shí fāng sēng ,xiāng měi shèng niú rǔ 。
běi fēng qǐ hán wén ,ruò zǎo shū cuì lǚ 。míng hán kè yī jìng ,xì dàng lín yǐng qù 。
hé dāng zhái xià liú ,yú rùn tōng yào pǔ 。sān chūn shī huáng jīng ,yī shí shēng máo yǔ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
相關翻譯
-
相關賞析
-
作者介紹
- 杜甫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祖籍河南鞏縣。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著名詩人。青年時期,他曾游歷過今江蘇、浙江、河北、山東一帶,并兩次會見李白,兩人結(jié)下深厚的友誼。唐玄宗天寶五年(746),杜甫來到長安,第二年他參加了由唐玄宗下詔的應試,由于奸臣李林甫從中作梗,全體應試者無一人錄取。從此進取無門,生活貧困。直到天寶十四年(755),才得到「右衛(wèi)率府胄曹參軍」一職,負責看管兵甲倉庫。同年,安史之亂爆發(fā),此時杜甫正在奉先(今陜西蒲城)探家。第二年他把家屬安頓在鄜州羌村(今陜西富縣境),只身投奔在靈武(今甘肅省)即位的肅宗。途中被叛軍所俘,押到淪陷后的長安,這期間他親眼目睹了叛軍殺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難。直到至德二年(757)四月,他才冒險逃到肅宗臨時駐地鳳翔(今陜西省鳳翔縣),授官左拾遺。不久因疏救房琯,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。自此他對現(xiàn)實政治十分失望,拋棄官職,舉家西行,幾經(jīng)輾轉(zhuǎn),最后到了成都,在嚴武等人的幫助下,在城西浣花溪畔,建成了一座草堂,世稱「杜甫草堂」。后被嚴武薦為節(jié)度參謀、檢校工部員外郎。嚴武死后,他離開了成都,全家寄居夔州(今四川奉節(jié)縣)。兩年后,離夔州到江陵、衡陽一帶輾轉(zhuǎn)流離。唐太宗大歷五年(770),詩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。他的詩在藝術上以豐富多采著稱,時而雄渾奔放,時而沉郁悲涼,或辭藻瑰麗,或平易質(zhì)樸。他擅長律詩,又是新樂府詩體的開創(chuàng)者。他的詩聲律和諧,選字精煉,「為人性癖耽佳句,語不驚人死不休」,正是他嚴謹創(chuàng)作態(tài)度的真實寫照。在我國文學史上有「詩圣」之稱。他的詩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。有《杜少陵集》。
杜甫的詩詞
-
-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
- 宿昔
- 寄韓諫議 / 寄韓諫議注
- 得舍弟觀書自中都已達江陵,今茲暮春月末…情見乎詞
- 臨邑舍弟書至苦雨黃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領所憂…用寬其意
- 渝州候嚴六侍御不到,先下峽
- 絕句(春風花草香)
- 入衡州
- 贈獻納使起居田舍人(澄)
- 柳邊
唐代詩詞推薦
-
- 和裴司空酬滿城楊少尹
- 壬申歲承命之任淦陽再過廬山國學感舊寄劉鈞明府
- 紅薇
- 蕭縣道中
- 郊廟歌辭。褒德廟樂章。武舞作
- 夢中辭
- 酬相公再游云門寺
- 送令狐绹相公
- 送羅先輩書記歸后卻還閩中留別
- 青門里作
- 太平寺泉眼原文,太平寺泉眼翻譯,太平寺泉眼賞析,太平寺泉眼閱讀答案,出自杜甫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