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雨奉寄隴西公兼呈王征士
作者:杜甫 朝代:唐代
- 苦雨奉寄隴西公兼呈王征士原文:
- 今秋乃淫雨,仲月來寒風。群木水光下,萬象云氣中。
所思礙行潦,九里信不通。悄悄素浐路,迢迢天漢東。
愿騰六尺馬,背若孤征鴻。劃見公子面,超然歡笑同。
奮飛既胡越,局促傷樊籠。一飯四五起,憑軒心力窮。
嘉蔬沒混濁,時菊碎榛叢。鷹隼亦屈猛,烏鳶何所蒙。
式瞻北鄰居,取適南巷翁。掛席釣川漲,焉知清興終。
- 苦雨奉寄隴西公兼呈王征士拼音解讀:
- jīn qiū nǎi yín yǔ ,zhòng yuè lái hán fēng 。qún mù shuǐ guāng xià ,wàn xiàng yún qì zhōng 。
suǒ sī ài háng liáo ,jiǔ lǐ xìn bú tōng 。qiāo qiāo sù chǎn lù ,tiáo tiáo tiān hàn dōng 。
yuàn téng liù chǐ mǎ ,bèi ruò gū zhēng hóng 。huá jiàn gōng zǐ miàn ,chāo rán huān xiào tóng 。
fèn fēi jì hú yuè ,jú cù shāng fán lóng 。yī fàn sì wǔ qǐ ,píng xuān xīn lì qióng 。
jiā shū méi hún zhuó ,shí jú suì zhēn cóng 。yīng sǔn yì qū měng ,wū yuān hé suǒ méng 。
shì zhān běi lín jū ,qǔ shì nán xiàng wēng 。guà xí diào chuān zhǎng ,yān zhī qīng xìng zhōng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
相關翻譯
-
相關賞析
-
作者介紹
- 杜甫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祖籍河南鞏縣。祖父杜審言是唐初著名詩人。青年時期,他曾游歷過今江蘇、浙江、河北、山東一帶,并兩次會見李白,兩人結下深厚的友誼。唐玄宗天寶五年(746),杜甫來到長安,第二年他參加了由唐玄宗下詔的應試,由于奸臣李林甫從中作梗,全體應試者無一人錄取。從此進取無門,生活貧困。直到天寶十四年(755),才得到「右衛率府胄曹參軍」一職,負責看管兵甲倉庫。同年,安史之亂爆發,此時杜甫正在奉先(今陜西蒲城)探家。第二年他把家屬安頓在鄜州羌村(今陜西富縣境),只身投奔在靈武(今甘肅省)即位的肅宗。途中被叛軍所俘,押到淪陷后的長安,這期間他親眼目睹了叛軍殺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難。直到至德二年(757)四月,他才冒險逃到肅宗臨時駐地鳳翔(今陜西省鳳翔縣),授官左拾遺。不久因疏救房琯,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。自此他對現實政治十分失望,拋棄官職,舉家西行,幾經輾轉,最后到了成都,在嚴武等人的幫助下,在城西浣花溪畔,建成了一座草堂,世稱「杜甫草堂」。后被嚴武薦為節度參謀、檢校工部員外郎。嚴武死后,他離開了成都,全家寄居夔州(今四川奉節縣)。兩年后,離夔州到江陵、衡陽一帶輾轉流離。唐太宗大歷五年(770),詩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。他的詩在藝術上以豐富多采著稱,時而雄渾奔放,時而沉郁悲涼,或辭藻瑰麗,或平易質樸。他擅長律詩,又是新樂府詩體的開創者。他的詩聲律和諧,選字精煉,「為人性癖耽佳句,語不驚人死不休」,正是他嚴謹創作態度的真實寫照。在我國文學史上有「詩圣」之稱。他的詩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。有《杜少陵集》。
杜甫的詩詞
-
- 畏人
- 題衡山縣文宣王廟新學堂,呈陸宰
- 憶幼子(字驥子,時隔絕在鄜州)
- 向夕
- 乘雨入行軍六弟宅
- 得舍弟觀書自中都已達江陵,今茲暮春月末…情見乎詞
- 白帝樓
- 歸雁二首
- 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
- 孤雁
唐代詩詞推薦
-
- 流夜郎永華寺,寄尋陽群官
- 望江樓上作
- 寄修睦上人
- 楊柳枝 / 柳枝詞
- 月夜泛舟
- 送南卓歸京
- 味道
- 郊廟歌辭。禪社首樂章。靈具醉
- 都下寒食夜作
- 春桂問答二首
- 苦雨奉寄隴西公兼呈王征士原文,苦雨奉寄隴西公兼呈王征士翻譯,苦雨奉寄隴西公兼呈王征士賞析,苦雨奉寄隴西公兼呈王征士閱讀答案,出自杜甫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