菩薩蠻(數間茅屋閑臨水)
作者:王安石 朝代:宋朝
- 菩薩蠻(數間茅屋閑臨水)原文:
- 【菩薩蠻】
數間茅屋閑臨水,
窄衫短帽垂楊里。
花是去年紅,
吹開一夜風。
梢梢新月偃,
午醉醒來晚。
何物最關情,
黃鸝三兩聲。
- 菩薩蠻(數間茅屋閑臨水)拼音解讀:
- 【pú sà mán 】
shù jiān máo wū xián lín shuǐ ,
zhǎi shān duǎn mào chuí yáng lǐ 。
huā shì qù nián hóng ,
chuī kāi yī yè fēng 。
shāo shāo xīn yuè yǎn ,
wǔ zuì xǐng lái wǎn 。
hé wù zuì guān qíng ,
huáng lí sān liǎng shēng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
相關翻譯
-
相關賞析
-
作者介紹
- 王安石
王安石(1021-1086)字介甫,撫州臨川(今江西撫州西)人。慶歷二年(1042)進士,授簽書淮南判官。仁宗嘉祐三年(1058),入為三司度支判官,上書仁宗,提倡變法。神宗即位,任翰林學士兼侍講,再次上書,力主革新。熙寧二年(1069),拜參知政事,設制置三司條例司,主持變法,積極推行農田、水利、青苗、均輸、保甲、免役、市易、保馬、方田等新法。次年,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。七年,出知江寧府。八年,再相,次年復罷。十年(1077)封舒國公。元豐二年(1079),復拜尚書左仆射,改封荊國公。晚年退居江寧(今江蘇南京)城外半山園,自號半山老人。元祐元年卒,年六十六,贈太傅。紹圣中,謚文。崇寧三年(1104),追封舒王。《宋史》、《東都事略》有傳。自少博極群書,工詩擅文,有《臨川先生集》一百卷,為「唐宋八大家」之一。《全宋詞》用《彊村叢書》本《臨川先生歌曲》增補,凡二十九首。王安石是歐陽修倡導的詩文革新運動的積極參加者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其散文雄健峭拔,詩歌遒勁清新。詞雖不多而風格高峻。他的文學主張核心是「文貴致用」。散文創作以論說文的成就最為突出。《上仁宗皇帝言事書》條分縷析,提挈起伏。《答司馬諫議書》理足氣盛,精煉有力。記敘文夾敘夾議,寓意深遠。如《游褒禪山記》等。詩歌創作有1500多首,極富特色。不少詩歌表現了要求改革時弊和關心人民疾苦的精神。如《河北民》、《兼并》、《感事》、《省兵》等。詠史懷古的詩篇,抒發了對國事的感慨,表現出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。如《入塞》、《西帥》、《陰山畫虎圖》、《次韻元厚之平戎慶捷》等。有些詩歌表達出新穎的命意,喜歡翻歷史舊案。如膾炙人口的《明妃曲》二首。歐陽修、梅堯臣、曾鞏等都寫了和詩。抒情寫景詩有很多名篇佳句。《南浦》、《染云》、《書湖陰先生壁》、《江上》、《北山》、《泊船瓜州》都是公認的佳作。這些作品以工致取勝,寓意深刻,被認為是蘇軾、黃庭堅的先導。退居江寧的10年,思想十分矛盾。一方面繼續關心新法的推行,另方面感到自己的處境越來越困難,轉而借助佛理來解脫苦悶。所著《字說》、《鐘山日錄》等,多已散失,文集今有《王文公文集》、《臨川先生文集》兩種,后人輯有《周官新義》、《詩義鉤沉》等。
王安石的詩詞
-
- 棋(莫將戲事擾真情)
- 明妃曲二首
- 初夏即事
- 北陂杏花
- 浪淘沙令·伊呂兩衰翁
- 狼山觀海
- 江上(江水漾西風)
- 桂枝香·登臨送目
- 桂枝香·登臨送目
- 春夜
宋朝詩詞推薦
-
- 采桑子(花時惱得瓊枝瘦)
- 武陵春(綠蕙紅蘭芳信歇)
- 破陣樂(露花倒影)
- 解佩令(玉階秋感)
- 姑蘇懷古
- 西江月(南苑垂鞭路冷)
- 昭君怨(午夢扁舟花底)
- 鷓鴣天·九日悲秋不到心
- 齊桓公伐楚盟屈完
- 阮郎歸(南園春半踏青時)
- 菩薩蠻(數間茅屋閑臨水)原文,菩薩蠻(數間茅屋閑臨水)翻譯,菩薩蠻(數間茅屋閑臨水)賞析,菩薩蠻(數間茅屋閑臨水)閱讀答案,出自王安石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