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和圣制送王晙巡邊應制
作者:張說 朝代:唐代
- 奉和圣制送王晙巡邊應制原文:
- 六月歌周雅,三邊遣夏卿。欲施攻戰法,先作簡稽行。
禮樂知謀帥,春秋識用兵。一勞堪定國,萬里即長城。
策有和戎利,威傳破虜名。軍前雨灑道,樓上月臨營。
別藻瑤華降,同衣錦襮榮。關山由義近,戎馬為恩輕。
絲竹路傍散,風云馬上生。朝廷謂吉甫,邦國望君平。
- 奉和圣制送王晙巡邊應制拼音解讀:
- liù yuè gē zhōu yǎ ,sān biān qiǎn xià qīng 。yù shī gōng zhàn fǎ ,xiān zuò jiǎn jī háng 。
lǐ lè zhī móu shuài ,chūn qiū shí yòng bīng 。yī láo kān dìng guó ,wàn lǐ jí zhǎng chéng 。
cè yǒu hé róng lì ,wēi chuán pò lǔ míng 。jun1 qián yǔ sǎ dào ,lóu shàng yuè lín yíng 。
bié zǎo yáo huá jiàng ,tóng yī jǐn bó róng 。guān shān yóu yì jìn ,róng mǎ wéi ēn qīng 。
sī zhú lù bàng sàn ,fēng yún mǎ shàng shēng 。cháo tíng wèi jí fǔ ,bāng guó wàng jun1 píng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
相關翻譯
-
相關賞析
-
作者介紹
- 張說
張說(667─730),唐文學家。字道濟,一字說之,洛陽人。武則天永昌中(689),舉賢良方正,授太子校書郎。因不肯依附張易之兄弟,忤旨,被流放欽州。唐中宗復位,召回,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,任兵部侍郎。唐睿宗景云二年(711)任宰相,監修國史。玄宗時封燕國公,任中書令。因與姚崇不和,貶為相州刺史,再貶岳州刺史。開元九年(721),復為宰相。翌年出任朔方軍節度大使,官至右丞相兼中書令。張說前后歷仕四朝、三秉大政,掌文學之任共三十年。文筆雄健,才思敏捷,朝廷重要文誥,多出其手,與許國公蘇颋并稱「燕許大手筆」。尤其擅長于碑文、墓志的寫作,其詩除應制奉和之作外,有不少佳作傳世。貶官岳州后,「詩益凄婉,人謂得江山助」(《新唐書》本傳)。有《張燕公集》。
張說的詩詞
-
- 幽州別陰長河行先
- 聞雨
- 南中送北使二首
- 南中別蔣五岑向青州
- 雜曲歌辭。蘇摩遮
- 過蜀道山
- 節義太子楊妃挽歌二首
- 奉宇文黃門融酒
- 奉和圣制賜諸州刺史應制以題坐右
- 破陳樂詞二首
唐代詩詞推薦
-
- 早秋吳體寄襲美
- 酬張員外見寄
- 得京中親友書,訝久無音耗,以詩代謝
- 煌煌京洛行
- 送山人歸舊隱
- 秦原早望
- 郊廟歌辭。武后享清廟樂章十首。第一
- 山茱萸
- 寒閨夜
- 贈張駙馬斑竹柱杖
- 奉和圣制送王晙巡邊應制原文,奉和圣制送王晙巡邊應制翻譯,奉和圣制送王晙巡邊應制賞析,奉和圣制送王晙巡邊應制閱讀答案,出自張說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