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和圣制千秋節宴應制
作者:張說 朝代:唐代
- 奉和圣制千秋節宴應制原文:
- 五德生王者,千齡啟圣人。赤光來照夜,黃云上覆晨。
海縣銜恩久,朝章獻舞新。高居帝座出,夾道眾官陳。
槊杖洗清景,磬管凝秋旻.珠囊含瑞露,金鏡抱仙輪。
何歲無鄉飲,何田不報神。薰歌與名節,傳代幸群臣。
- 奉和圣制千秋節宴應制拼音解讀:
- wǔ dé shēng wáng zhě ,qiān líng qǐ shèng rén 。chì guāng lái zhào yè ,huáng yún shàng fù chén 。
hǎi xiàn xián ēn jiǔ ,cháo zhāng xiàn wǔ xīn 。gāo jū dì zuò chū ,jiá dào zhòng guān chén 。
shuò zhàng xǐ qīng jǐng ,qìng guǎn níng qiū mín .zhū náng hán ruì lù ,jīn jìng bào xiān lún 。
hé suì wú xiāng yǐn ,hé tián bú bào shén 。xūn gē yǔ míng jiē ,chuán dài xìng qún chén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
相關翻譯
-
相關賞析
-
作者介紹
- 張說
張說(667─730),唐文學家。字道濟,一字說之,洛陽人。武則天永昌中(689),舉賢良方正,授太子校書郎。因不肯依附張易之兄弟,忤旨,被流放欽州。唐中宗復位,召回,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,任兵部侍郎。唐睿宗景云二年(711)任宰相,監修國史。玄宗時封燕國公,任中書令。因與姚崇不和,貶為相州刺史,再貶岳州刺史。開元九年(721),復為宰相。翌年出任朔方軍節度大使,官至右丞相兼中書令。張說前后歷仕四朝、三秉大政,掌文學之任共三十年。文筆雄健,才思敏捷,朝廷重要文誥,多出其手,與許國公蘇颋并稱「燕許大手筆」。尤其擅長于碑文、墓志的寫作,其詩除應制奉和之作外,有不少佳作傳世。貶官岳州后,「詩益凄婉,人謂得江山助」(《新唐書》本傳)。有《張燕公集》。
張說的詩詞
-
- 下江南向夔州
- 奉和圣制觀拔河俗戲應制
- 傷妓人董氏四首
- 恩制賜食于麗正殿書院宴賦得林字
- 同趙侍御巴陵早春作
- 過蜀道山
- 奉和圣制同玉真公主過大哥山池題石壁應制
- 奉和圣制送金城公主適西蕃應制
- 送岳州李十從軍桂州
- 盧巴驛聞張御史張判官欲到不得待留贈之
唐代詩詞推薦
-
- 放鷹
- 題重居寺
- 感發落
- 傷懷贈故人
- 不飲贈酒
- 昭君
- 題四皓廟(一作題商山廟)
- 朱秀才庭際薔薇
- 和王侍中謁張惡子廟
- 別郡后寄席中三蘭(三妓并以蘭為名)
- 奉和圣制千秋節宴應制原文,奉和圣制千秋節宴應制翻譯,奉和圣制千秋節宴應制賞析,奉和圣制千秋節宴應制閱讀答案,出自張說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