鄴都引
作者:張說 朝代:唐代
- 鄴都引原文:
- 君不見魏武草創爭天祿,群雄睚毗相馳逐。
晝攜壯士破堅陣,夜接詞人賦華屋。
都邑繚繞西山陽,桑榆汗漫漳河曲。
城郭為墟人代改,但見西園明月在。
鄴旁高家多貴臣,蛾眉曼睩共灰塵。
試上銅臺歌舞處,惟有秋風愁殺人。
- 鄴都引拼音解讀:
- jun1 bú jiàn wèi wǔ cǎo chuàng zhēng tiān lù ,qún xióng yá pí xiàng chí zhú 。
zhòu xié zhuàng shì pò jiān zhèn ,yè jiē cí rén fù huá wū 。
dōu yì liáo rào xī shān yáng ,sāng yú hàn màn zhāng hé qǔ 。
chéng guō wéi xū rén dài gǎi ,dàn jiàn xī yuán míng yuè zài 。
yè páng gāo jiā duō guì chén ,é méi màn lù gòng huī chén 。
shì shàng tóng tái gē wǔ chù ,wéi yǒu qiū fēng chóu shā rén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
相關翻譯
-
相關賞析
-
作者介紹
- 張說
張說(667─730),唐文學家。字道濟,一字說之,洛陽人。武則天永昌中(689),舉賢良方正,授太子校書郎。因不肯依附張易之兄弟,忤旨,被流放欽州。唐中宗復位,召回,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,任兵部侍郎。唐睿宗景云二年(711)任宰相,監修國史。玄宗時封燕國公,任中書令。因與姚崇不和,貶為相州刺史,再貶岳州刺史。開元九年(721),復為宰相。翌年出任朔方軍節度大使,官至右丞相兼中書令。張說前后歷仕四朝、三秉大政,掌文學之任共三十年。文筆雄健,才思敏捷,朝廷重要文誥,多出其手,與許國公蘇颋并稱「燕許大手筆」。尤其擅長于碑文、墓志的寫作,其詩除應制奉和之作外,有不少佳作傳世。貶官岳州后,「詩益凄婉,人謂得江山助」(《新唐書》本傳)。有《張燕公集》。
張說的詩詞
-
- 寄人(酷憐風月為多情)
- 正朝摘梅
- 岳州山城
- 相州前池別許鄭二判官景先神力
- 岳州西城
- 唐封泰山樂章。豫和
- 岳州觀競渡
- 幽州夜飲
- 韋譙公挽歌二首
- 南中別蔣五岑向青州
唐代詩詞推薦
-
- 白鷺鶿
- 過鐘陵(余長慶三年除江西觀察使,奉詔不之任)
- 洛陽秋夕
- 太原使院晚出
- 省中春晚忽憶江南舊居戲書所懷因寄兩浙親故雜言
- 送劉秀才往東洛
- 懷贈操禪師
- 江行夜泊
- 顧著作宅賦詩
- 小石上見亡友題處
- 鄴都引原文,鄴都引翻譯,鄴都引賞析,鄴都引閱讀答案,出自張說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