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東陽峽與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
作者:陳子昂 朝代:唐代
- 入東陽峽與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原文:
- 東巖初解纜,南浦遂離群。出沒同洲島,沿洄異渚濆。
風煙猶可望,歌笑浩難聞。路轉青山合,峰回白日曛。
奔濤上漫漫,積水下沄沄.倏忽猶疑及,差池復兩分。
離離間遠樹,藹藹沒遙氛。地上巴陵道,星連牛斗文。
孤狖啼寒月,哀鴻叫斷云。仙舟不可見,搖思坐氛氳。
- 入東陽峽與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拼音解讀:
- dōng yán chū jiě lǎn ,nán pǔ suí lí qún 。chū méi tóng zhōu dǎo ,yán huí yì zhǔ pēn 。
fēng yān yóu kě wàng ,gē xiào hào nán wén 。lù zhuǎn qīng shān hé ,fēng huí bái rì xūn 。
bēn tāo shàng màn màn ,jī shuǐ xià yún yún .shū hū yóu yí jí ,chà chí fù liǎng fèn 。
lí lí jiān yuǎn shù ,ǎi ǎi méi yáo fēn 。dì shàng bā líng dào ,xīng lián niú dòu wén 。
gū yòu tí hán yuè ,āi hóng jiào duàn yún 。xiān zhōu bú kě jiàn ,yáo sī zuò fēn yūn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
相關翻譯
-
相關賞析
-
作者介紹
- 陳子昂
陳子昂(661─702),字伯玉,梓州射洪(今四川射洪西北)人。年少時就富于浪漫的豪俠性格。武則天光宅元年(684)舉進士,因上《大周受命頌》受武則天賞識,拜麟臺正字,后遷右拾遺。陳子昂敢于針砭時弊,不避權貴。萬歲通天元年(696)隨從武攸宜征伐契丹。后因痛感自己的政治抱負和許多進步主張不能實現,便于圣歷初(698)辭官返鄉。武三思縣令段簡誣陷他,因此入獄,后憂憤而死。終年僅四十二歲。陳子昂為初唐后期才智志向過人的詩人,在詩歌的理論與創作上都表現出大膽的創新精神。他于詩標舉漢魏風骨,強調風雅比興,反對形式主義的齊梁詩風。他是倡導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,對唐詩發展影響很大。他的散文取法古代,摒棄浮艷之風,反對駢文,獨具清峻的風格。著有《陳伯玉集》。
陳子昂的詩詞
-
- 春夜別友人二首·其一
- 彩樹歌
- 觀荊玉篇
- 宴胡楚真禁所
- 送客
- 春晦餞陶七于江南同用風字
- 洛城觀酺應制
- 夏日游暉上人房
- 送東萊王學士無競
- 送別出塞
唐代詩詞推薦
-
- 村居即事
- 途中作
-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/ 尋南溪常道士
- 輞川集。宮槐陌
- 聞西蟾從弟卜巖居岳西有寄
- 麥秀兩岐
- 思平泉樹石雜詠一十首。重臺芙蓉
- 秋日書懷
- 郊廟歌辭。享懿德太子廟樂章。武舞作
- 謝李輈再到
- 入東陽峽與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原文,入東陽峽與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翻譯,入東陽峽與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賞析,入東陽峽與李明府舟前后不相及閱讀答案,出自陳子昂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