郡舍南有園畦雜樹聊以永日
作者:張九齡 朝代:唐代
- 郡舍南有園畦雜樹聊以永日原文:
- 為郡久無補,越鄉(xiāng)空復深。茍能秉素節(jié),安用叨華簪。
卻步園畦里,追吾野逸心。形骸拘俗吏,光景賴閑林。
內(nèi)訟誠知止,外言猶匪忱。成蹊謝李徑,衛(wèi)足感葵陰。
榮達豈不偉,孤生非所任。江城何寂歷,秋樹亦蕭森。
下有北流水,上有南飛禽。我愿從歸翼,無然坐自沉。
- 郡舍南有園畦雜樹聊以永日拼音解讀:
- wéi jun4 jiǔ wú bǔ ,yuè xiāng kōng fù shēn 。gǒu néng bǐng sù jiē ,ān yòng dāo huá zān 。
què bù yuán qí lǐ ,zhuī wú yě yì xīn 。xíng hái jū sú lì ,guāng jǐng lài xián lín 。
nèi sòng chéng zhī zhǐ ,wài yán yóu fěi chén 。chéng qī xiè lǐ jìng ,wèi zú gǎn kuí yīn 。
róng dá qǐ bú wěi ,gū shēng fēi suǒ rèn 。jiāng chéng hé jì lì ,qiū shù yì xiāo sēn 。
xià yǒu běi liú shuǐ ,shàng yǒu nán fēi qín 。wǒ yuàn cóng guī yì ,wú rán zuò zì chén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
相關翻譯
-
相關賞析
-
作者介紹
- 張九齡
張九齡(678─740),唐著名政治家、詩人。字子壽,一名博物,韶州曲江(今廣東韶關市)人。唐中宗景龍初(707)舉進士,任校書郎。唐玄宗先天二年(713),登道侔伊呂科,升任右拾遣。后歷任司勛員外郎、中書舍人、桂州都督、中書侍郎等職。曾因張說舉薦,任集賢院學士。開元二十一年(733)任宰相,翌年遷中書令,兼修國史。后加金紫光祿大夫。為相賢明,剛直不阿,敢于直諫,主張用人不循資格,設十道采訪使。后遭奸相李林甫誹謗、排擠,開元二十四年(736)罷相,自此朝政日漸昏暗,「開元之治」遂告結(jié)束。次年貶為荊州長史,不久病卒。工于詩,格調(diào)清雅,興寄深婉,較出色地繼承了漢魏詩歌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骨峻神竦,思深力遒。其代表作《感遇》詩運用比興,寄托諷諭,繼承阮籍《詠懷》和陳子昂《感遇》詩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,風格沉摯剛健。有《曲江集》。《全唐詩》錄其詩三卷。
張九齡的詩詞
-
- 與弟游家園
- 秋晚登樓望南江入始興郡路
- 奉和圣制溫泉歌
- 南郊太尉酌獻武舞作凱安之樂
- 在郡秋懷二首
- 郢城西北有大古冢數(shù)十觀其封域多是楚時諸王…盡知之
- 奉使自藍田玉山南行
- 酬宋使君見詒
- 登荊州城樓
- 和裴侍中承恩拜掃旋轡途中有懷…官僚鄉(xiāng)國親故(后缺)
唐代詩詞推薦
-
- 感世
- 自鄱陽還,道中寄褚征君
- 奉寄通州元九侍御
- 閑題家池,寄王屋張道士
- 奉和袁使君高,郡中新亭會張煉師晝會二上人
- 太湖詩。石板(在石公山前)
- 故人張諲工詩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隸頃以詩見贈聊獲酬之
- 三星行
- 雜歌
- 代書寄上李廣州
- 郡舍南有園畦雜樹聊以永日原文,郡舍南有園畦雜樹聊以永日翻譯,郡舍南有園畦雜樹聊以永日賞析,郡舍南有園畦雜樹聊以永日閱讀答案,出自張九齡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