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沙百戰穿金甲,不破樓蘭終不還
出自唐朝王昌齡的《從軍行七首·其四》
- 原文賞析:
- 青海長云暗雪山,孤城遙望玉門關。
黃沙百戰穿金甲,不破樓蘭終不還。
- 拼音解讀:
- qīng hǎi zhǎng yún àn xuě shān ,gū chéng yáo wàng yù mén guān 。
huáng shā bǎi zhàn chuān jīn jiǎ ,bú pò lóu lán zhōng bú hái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
相關翻譯
-
青海湖上的綿延云彩使雪山短,一座城池遙望著玉門關。身經百戰,黃沙穿破了金甲,不攻破樓蘭城堅決不回家。 注釋青海:青海湖穿 : 磨穿樓蘭:漢西域國家。元封三年歸漢,位于今新疆維…詳情
在烽火臺的西邊高高地聳著一座戍樓,黃昏時分,獨坐在戍樓上任憑從湖面吹來的秋風撩起自己的戰袍。此時又傳來一陣幽怨的羌笛聲,吹奏的是《關山月》的調子,無奈著笛聲更增添了對萬里之…詳情
相關賞析
-
唐代邊塞詩的讀者,往往因為詩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雜舉、空間懸隔而感到困惑。懷疑作者不諳地理,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,曲為之解者亦有之。這首詩就有這種情形。前兩句提到三個地名。雪山即河西走…詳情
組詩《從軍行七首》是王昌齡采用樂府舊題寫的邊塞詩,載于《全唐詩》卷一百四十三。【其一】這首小詩,筆法簡潔而富蘊意,寫法上很有特色。詩人巧妙地處理了敘事與抒情的關系。前三句敘事,描寫…詳情
作者介紹
- 王昌齡
王昌齡(698─約757),字少伯,唐京兆長安(今陜西西安)人。唐玄宗開元十五年(727)進士,為校書郎,開元二十二年(734)中博學宏詞,授汜水(今河南滎陽縣境)尉,再遷江寧,故世稱王江寧。天寶七年謫遷潭陽郡龍標(今湖南黔陽縣)尉。安史亂后還鄉,道出亳州,被刺史閭丘曉所殺。王昌齡當時曾名重一時,有「詩家夫子王江寧」之稱,是一代七絕圣手。其詩多為當時邊塞軍旅生活題材,描繪邊塞風光,激勵士氣,氣勢雄渾,格調高昂,手法細膩,其詩《從軍行》七首、《出塞》二首都很有名。也有以感時、宮怨、送…詳情
王昌齡的詩詞
-
- 從軍行七首·其四
- 箜篌引
- 素上人影塔
- 送薛大赴安陸
- 送韋十二兵曹
- 送柴侍御
- 塞上曲·其一
- 送柴侍御
- 送歐陽會稽之任
- 雜曲歌辭。變行路難
唐朝名人推薦
-
- 高退之
- 張繼
- 牛嶠
- 韓翃
- 白居易
- 錢起
- 皇甫松
- 李泌
- 柳氏
- 邵謁
- 從軍行七首·其四原文,從軍行七首·其四翻譯,從軍行七首·其四賞析,從軍行七首·其四閱讀答案,出自王昌齡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