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年惟好靜,萬事不關心
出自唐朝王維的《酬張少府(晚年惟好靜)》- 原文賞析:
晚年惟好靜,萬事不關心。
自顧無長策,空知返舊林。
松風吹解帶,山月照彈琴。
君問窮通理,漁歌入浦深。
- 拼音解讀:
-
wǎn nián wéi hǎo jìng ,wàn shì bú guān xīn 。
zì gù wú zhǎng cè ,kōng zhī fǎn jiù lín 。
sōng fēng chuī jiě dài ,shān yuè zhào dàn qín 。
jun1 wèn qióng tōng lǐ ,yú gē rù pǔ shēn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 -
酬張少府(晚年惟好靜)注釋及譯文
人到晚年特別喜好安靜,對人間萬事都漠不關心。自思沒有高策可以報國,只要求歸隱家鄉的山林。寬解衣帶對著松風乘涼,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彈琴。君若問窮困通達的道理,請聽水浦深處漁歌聲音?!?a href="http://www.pinswag.com/wenzhang/18677.html" target="_blank" rel="nofollow">詳情 -
酬張少府(晚年惟好靜)創作背景
此詩作于玄宗開元二十九年(公元741年),王維四十一歲,是寫給張九齡的作品。題目冠以“酬”字,當是張少府先有詩相贈,王維再寫此詩為酬。…詳情酬張少府(晚年惟好靜)賞析
這是一首贈友詩。全詩寫情多于寫景。三、四句隱含不滿朝政之牢騷。 詩開頭就說“晚年唯好靜,萬事不關心”,描述了晚年唯好清靜、萬事皆不關心的心態,看似達觀,實則表露出詩人遠大抱負無法實現的無奈情緒。說自己人到晚年,惟好清靜,對什么事情都漠不關心了,乍一看,生活態度消極之至,但這是表面現象。仔細推求起來,這“唯好靜”的“唯”字大有文章?!?a href="http://www.pinswag.com/wenzhang/18679.html" target="_blank" rel="nofollow">詳情 - 王維
王維(701─761),字摩詰,祖籍太原祁(今山西祁縣)。九歲知屬辭,十九歲應京兆府試點了頭名,二十一歲(開元九年)中進士。任大樂丞。但不久即因伶人越規表演黃獅子舞被貶為濟州(在今山東境內)司功參軍。宰相張九齡執政時,王維被提拔為右拾遺,轉監察御史。李林甫上臺后,王維曾一度出任涼州河西節度使判官,二年后回京,不久又被派往湖北襄陽去主持考試工作。天寶年間,王維在終南山和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生活。公元七五六年,王維被攻陷長安的安祿山叛軍所俘,他服藥取痢,佯稱瘖疾,結果被安祿山「…詳情
-
- 登辨覺寺
- 過李楫宅
- 送李判官赴東江
- 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
- 送沈子歸江東 / 送沈子福之江東
- 輞川集。柳浪
- 使至塞上
- 少年行(新豐美酒斗十千)
- 輞川集。漆園
- 送康太守
-
- 徐寅
- 沈如筠
- 崔郊
- 汪遵
- 李存勖
- 裴誠
- 李珣
- 牛希濟
- 安锜
- 虞集
- 酬張少府(晚年惟好靜)原文,酬張少府(晚年惟好靜)翻譯,酬張少府(晚年惟好靜)賞析,酬張少府(晚年惟好靜)閱讀答案,出自王維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