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水護田將綠繞,兩山排闥送青來
出自宋朝王安石的《書湖陰先生壁(茅檐長掃靜無苔)》- 原文賞析:
【書湖陰先生壁】
茅檐長掃靜無苔, 花木成畦手自栽。
一水護田將綠繞, 兩山排闥送青來。
- 拼音解讀:
-
【shū hú yīn xiān shēng bì 】
máo yán zhǎng sǎo jìng wú tái , huā mù chéng qí shǒu zì zāi 。
yī shuǐ hù tián jiāng lǜ rào , liǎng shān pái tà sòng qīng lái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 -
書湖陰先生壁(茅檐長掃靜無苔)譯文及注釋
茅草房庭院經常打掃,潔凈得沒有一絲青苔。花草樹木成行成壟,都是主人親手栽種。庭院外一條小河保護著農田,并且環繞著農田。兩座大山打開門來為人們送去綠色。 修辭手法——后兩首…詳情 -
書湖陰先生壁(茅檐長掃靜無苔)賞析
句句贊美楊家庭院的清幽。“茅檐”代指庭院。“靜”即凈。怎樣寫凈呢?詩人摒絕一切平泛的描繪,而僅用“無苔”二字,舉重若輕,真可謂別具只眼。何以見得?江南地濕,又時值初夏多雨季節,這對…詳情書湖陰先生壁(茅檐長掃靜無苔)簡析
這首詩是題寫在湖陰先生家屋壁上的。前兩句寫他家的環境,潔凈清幽,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。后兩句轉到院外,寫山水對湖陰先生的深情,暗用“護田”與“排闥”兩個典故,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…詳情書湖陰先生壁(茅檐長掃靜無苔)別解
首句的“長掃”,一直解釋為:經常打掃,“長”通“常”,“茅檐”是代指庭院,“靜”同“凈”。于是,首句就解釋成了:由于經常打掃,庭院干凈得一點兒青苔都沒有了。如果不問,這樣的解釋也可…詳情 - 王安石
王安石(1021-1086)字介甫,撫州臨川(今江西撫州西)人。慶歷二年(1042)進士,授簽書淮南判官。仁宗嘉祐三年(1058),入為三司度支判官,上書仁宗,提倡變法。神宗即位,任翰林學士兼侍講,再次上書,力主革新。熙寧二年(1069),拜參知政事,設制置三司條例司,主持變法,積極推行農田、水利、青苗、均輸、保甲、免役、市易、保馬、方田等新法。次年,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。七年,出知江寧府。八年,再相,次年復罷。十年(1077)封舒國公。元豐二年(1079),復拜尚書左仆射,改封荊國公。晚年退居江寧(今江…詳情
-
- 示長安君(少年離別意非輕)
- 望江南(四之三)
- 傷仲永
- 讀孟嘗君傳
- 浪淘沙令·伊呂兩衰翁
- 南鄉子(自古帝王州)
- 登飛來峰
- 棋(莫將戲事擾真情)
- 訴衷情(又和秀老·五之五)
- 疊題烏江亭
-
- 劉攽
- 谷梁赤
- 張先
- 沈瀛
- 秦湛
- 洪適
- 謝薖
- 袁去華
- 周密
- 張榘
- 書湖陰先生壁(茅檐長掃靜無苔)原文,書湖陰先生壁(茅檐長掃靜無苔)翻譯,書湖陰先生壁(茅檐長掃靜無苔)賞析,書湖陰先生壁(茅檐長掃靜無苔)閱讀答案,出自王安石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