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有九人堪白眼,百無—用是書生
出自清朝黃景仁的《雜感(仙佛茫茫兩未成)》- 原文賞析:
【雜感】
仙佛茫茫兩未成,只知獨夜不平鳴。
風蓬飄盡悲歌氣,泥絮沾來薄幸名。
十有九人堪白眼,百無一用是書生。
莫因詩卷愁成讖,春鳥秋蟲自作聲。
- 拼音解讀:
-
【zá gǎn 】
xiān fó máng máng liǎng wèi chéng ,zhī zhī dú yè bú píng míng 。
fēng péng piāo jìn bēi gē qì ,ní xù zhān lái báo xìng míng 。
shí yǒu jiǔ rén kān bái yǎn ,bǎi wú yī yòng shì shū shēng 。
mò yīn shī juàn chóu chéng chèn ,chūn niǎo qiū chóng zì zuò shēng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 -
雜感(仙佛茫茫兩未成)注釋及譯文
自己成仙成佛的道路渺茫,都無法成功,只能在深夜獨自作詩,抒發(fā)心中的不平。飄泊不定的落魄生活,把詩人詩歌中慷概激昂之氣消磨而盡。萬念俱寂、對女子已經(jīng)沒有輕狂之念的人,卻得到負心漢的名聲。…詳情 -
雜感(仙佛茫茫兩未成)創(chuàng)作背景
七言律詩《雜感》,是黃仲則在乾隆三十三年(公元1768年)前后寫的,當時黃仲則二十歲。黃仲則喜歡在自己的詩中寫愁苦的語言,朋友都勸他“愁苦的詩歌不是好的預言”,但是黃仲則堅持不平則鳴,回顧自己二十年“意有所郁結,不得通其道”,發(fā)出不平的感慨。…詳情雜感(仙佛茫茫兩未成)賞析
黃景仁短暫的一生,大都是在貧病愁苦中度過的。他所作詩歌,除了抒發(fā)窮愁不遇、寂寞凄苦的情懷,也常常發(fā)出不平的感慨。七言律詩《雜感》就是這樣的一首詩。…詳情 - 黃景仁
黃景仁(1749-1783),字漢鏞,一字仲則,號鹿菲子,江蘇武進人。家境貧窮,曾奔走各地謀生,所以他的詩,多抒寫他的窮愁和凄涼的心情。…詳情
-
- 賀新郎·太白墓和雅存韻
- 少年行·男兒作健向
- 別老母
- 綺懷
- 圈虎行
- 綺懷十六首
- 癸巳除夕偶成
- 別意(別無相贈言)
- 春興(夜來風雨夢難成)
- 江村(江水繞孤村)
-
- 麥孟華
- 章炳麟
- 顧炎武
- 曾國藩
- 嚴蕊
- 錢枚
- 劉絮窗
- 薛時雨
- 陳文述
- 陳洵
- 雜感(仙佛茫茫兩未成)原文,雜感(仙佛茫茫兩未成)翻譯,雜感(仙佛茫茫兩未成)賞析,雜感(仙佛茫茫兩未成)閱讀答案,出自黃景仁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