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畝方塘一鑒開,天光云影共徘徊
出自宋朝朱熹的《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·其一》- 原文賞析:
-
半畝方塘一鑒開,天光云影共徘徊。
問渠哪得清如許?為有源頭活水來。(那 通:哪) - 拼音解讀:
-
bàn mǔ fāng táng yī jiàn kāi ,tiān guāng yún yǐng gòng pái huái 。
wèn qú nǎ dé qīng rú xǔ ?wéi yǒu yuán tóu huó shuǐ lái 。(nà tōng :nǎ )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 -
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·其一譯文及注釋
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展現(xiàn)在眼前,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鏡子中一起移動。要問為何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?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.注釋 …詳情 -
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·其一賞析
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詩。全詩以方塘作比喻,形象地表達了一種微妙難言的讀書感受。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,而是常有活水注入,因此像明鏡一樣,清澈見底,映照著天光云影。這種情景,同一個人在讀…詳情 - 朱熹
朱熹(1130-1200)字元晦,一字仲晦,號晦庵,晚號晦翁,又號遁翁、滄州病叟,自稱云谷老人。婺源(今屬江西)人,寓建陽(今屬江西)人,寓建陽(今屬福建)之考亭。紹興十八年(1148)進士,主泉州同安簿。淳熙五年(1178),除知南康軍,改提舉浙東茶鹽公事。歷江西提刑,召除秘閣修撰、奉外祠。光宗朝,除知漳州。寧宗初,除煥章閣待制、侍講,旋以本職提舉南京鴻慶宮。慶元二年(1196)十二月,落職罷祠。后以守朝奉大夫致仕。慶元六年卒,年七十一。嘉定初,謚「文」。《宋史》有傳。事跡另見黃榦所撰行狀…詳情
-
- 勸學詩 / 偶成
- 勸學詩 / 偶成
- 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·其一
- 水調歌頭·隱括杜牧之齊山詩
- 滿江紅(劉知郡生朝)
- 鷓鴣天(江檻)
- 水調歌頭·隱括杜牧之齊山詩
- 奉同張敬夫城南二十詠
- 司馬光好學
- 春日(勝日尋芳泗水濱)
-
- 趙彥端
- 吳淵
- 趙以夫
- 陳深
- 鄧剡
- 周端臣
- 李綱
- 曾覿
- 蔣興祖女
- 解昉
- 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·其一原文,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·其一翻譯,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·其一賞析,活水亭觀書有感二首·其一閱讀答案,出自朱熹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