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啖荔枝三百顆,不辭長作嶺南人
出自宋朝蘇軾的《惠州一絕(日啖荔枝三百顆)》- 原文賞析:
- 羅浮山下四時春,盧橘楊梅次第新。
日啖荔枝三百顆,不辭長作嶺南人。
(不辭 一作:不妨)
- 拼音解讀:
- luó fú shān xià sì shí chūn ,lú jú yáng méi cì dì xīn 。
rì dàn lì zhī sān bǎi kē ,bú cí zhǎng zuò lǐng nán rén 。
(bú cí yī zuò :bú fáng )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 -
惠州一絕(日啖荔枝三百顆)譯文
羅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,枇杷和黃梅天天都有新鮮的,如果每天吃三百顆荔枝,我愿意永遠都做嶺南的人。…詳情 -
惠州一絕(日啖荔枝三百顆)賞析
蘇東坡因仕途坎坷曾經想避世遁俗,又因戀戀不忘國運民生終于沒能做到歸隱山林。在嶺南時,東坡先生的內心正處于這種出世與入世兩難的心境之中。“日啖荔枝三百顆,不辭長作嶺南人”正是這種兩難心境的形象描述。…詳情 - 蘇軾
蘇軾(1037─1101)宋代文學家、書畫家。字子瞻,號東坡居士,世稱蘇東坡。眉州眉山(今屬四川)人。出身于有文化教養的寒門地主家庭。祖父蘇序是詩人,父蘇洵長于策論,母程氏親授以書。嘉祐二年(1057)參加禮部考試,中第二名。仁宗殿試時,與其弟蘇轍同科進士及第。因母喪回蜀。嘉祐六年(1061)經歐陽修推薦,應中制科第三等,被任命為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。任期滿后值父喪歸里。熙寧二年(1069)還朝任職,正是王安石推行新法的時期。他強調改革吏治,反對驟變。認為「慎重則必成,輕發則多敗。」因意見…詳情
-
- 浣溪沙·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游南山
- 木蘭花令(霜余已失長淮闊)
- 南鄉子(集句)
- 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·其二
- 減字木蘭花(贈小鬟琵琶)
- 定風波(常羨人間琢玉郎)
- 除夜直都廳囚系皆滿日暮不得返舍因題一詩于壁
- 漁家傲(金陵賞心亭送王勝之龍圖。王守金陵,視事一日移南郡)
- 定風波·紅梅
- 蝶戀花(密州冬夜文安國席上作)
-
- 晁元禮
- 胡松年
- 卓田
- 吳文英
- 宋太祖
- 荀子
- 胡仔
- 祖可
- 陳耆卿
- 何籀
- 惠州一絕(日啖荔枝三百顆)原文,惠州一絕(日啖荔枝三百顆)翻譯,惠州一絕(日啖荔枝三百顆)賞析,惠州一絕(日啖荔枝三百顆)閱讀答案,出自蘇軾的作品
相關翻譯
相關賞析
作者介紹
蘇軾的詩詞
宋朝名人推薦
名句類別
蘇軾的詩詞
- 《浣溪沙·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游南山》
- 《木蘭花令(霜余已失長淮闊)》
- 《南鄉子(集句)》
- 《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·其二》
- 《減字木蘭花(贈小鬟琵琶)》
- 《定風波(常羨人間琢玉郎)》
- 《除夜直都廳囚系皆滿日暮不得返舍因題一詩于壁》
- 《漁家傲(金陵賞心亭送王勝之龍圖。王守金陵,視事一日移南郡)》
- 《定風波·紅梅》
- 《蝶戀花(密州冬夜文安國席上作)》
熱門名句
- 可惜流年,憂愁風雨,樹猶如此
- 立秋后三日行,舟之前后,如朝霞相映,望之不斷也
- 角聲吹徹小梅花夜長人憶家
- 河水傾潑丈余,雞鳴犬吠滿城中
- 余拏一小舟,擁毳衣爐火,獨往湖心亭看雪
- 燕燕飛來,問春何在,唯有池塘自碧
- 若順吾皇意,即無臣子心
- 身無彩鳳雙飛翼,心有靈犀一點通
- 弱柳青槐拂地垂,佳氣紅塵暗天起
- 誰家女兒對門居,開顏發艷照里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