荀子 簡介
「宋朝」
-
荀子(約公元前313-前238),名況,趙國猗氏(今山西運城臨猗縣)人,時人尊而號為“卿”,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,因“荀”與“孫”二字古音相通,故又稱孫卿。華夏族(漢族),戰國末期趙國人。著名思想家、文學家、政治家,儒家代表人物之一,時人尊稱“荀卿”。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,后為楚蘭陵(今山東蘭陵)令。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,提倡性惡論,其學說常被后人拿來跟孟子的‘性善說’比較,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。
荀子相關資料
-
荀子的思想偏向于經驗以及人事方面,是從社會脈絡方面出發,重視社會秩序,反對神秘主義的思想,重視人為的努力。孔子中心思想為“仁”,孟子中心思想為“義…詳情
荀子在儒學體系中的地位,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理解:1.荀學具有學術批判精神,具備兼容并包的意識,體現了戰國百家爭鳴走向學術交融的歷史趨勢。無論從哪個…詳情
思想家 荀況是新興地主階級的思想家。他的學問淵博,在繼承前期儒家學說的基礎上,又吸收了各家的長處加以綜合、改造,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體系,發展了古代…詳情
關于荀況的出生地,據司馬遷在《史記》中的記載,荀況是趙國人,這沒有什么爭議的。但是,戰國末期,趙國的疆域縱橫兩千里,荀子的出生地到底在何處,卻是直…詳情
荀子(前313-前238),名況,時人尊而號為“卿”,趙國猗氏(今運城臨猗)人,著名思想家、文學家、政治家,儒家代表人物之一。西漢時因避漢宣帝劉詢諱,且“…詳情
荀子的作品
-
- 《勸學》
宋朝名人推薦
-
- 江開
- 晁沖之
- 羅椿
- 金德淑
- 張道洽
- 潘希白
- 嚴羽
- 時彥
- 傳陸游妾
- 孫光憲
- 朱服
- 李廌
- 趙令畤
- 廖世美
- 蔡挺
- 仲殊
- 趙汝愚
- 韓縝
- 汪莘
- 郭應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