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寄愁心與明月,隨風直到夜郎西
出自南北朝李白的《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》
- 原文賞析:
-
楊花落盡子規啼,聞道龍標過五溪。
我寄愁心與明月,隨風直到夜郎西。(隨風 一作:隨君)
- 拼音解讀:
-
yáng huā luò jìn zǐ guī tí ,wén dào lóng biāo guò wǔ xī 。
wǒ jì chóu xīn yǔ míng yuè ,suí fēng zhí dào yè láng xī 。(suí fēng yī zuò :suí jun1 )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
相關翻譯
-
在楊花落完,子規啼鳴的時候,聽說你路過五溪。我把我憂愁的心思寄托給明月,希望能隨著風一直陪著你到夜郎以西。 注釋⑴王昌齡:唐代詩人,天寶(唐玄宗年號,742~756)年間被貶為…詳情
相關賞析
-
這首《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》大概作于公元753年(唐玄宗天寶十二載)。當時王昌齡從江寧丞被貶為龍標縣(今湖南省黔陽縣)尉,李白在揚州聽到好友被貶后寫下了這首詩。…詳情
《新唐書.文藝傳》載王昌齡左遷龍標尉(古人尚右,故稱貶官為左遷),是因為“不護細行”,也就是說,他的得罪貶官,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問題,而只是由于生活小節不夠檢點。在《芙蓉樓送辛漸》…詳情
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,感情的分量卻相當沉重。它一開頭便擇取兩種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,描繪出南國的暮春景象,烘托出一種哀傷愁惻的氣氛。楊花即柳絮。子規是杜鵑鳥的別名,相傳這種鳥是…詳情
作者介紹
- 李白
李白(701─762),字太白,號青蓮居士,祖籍隴西成紀(今甘肅省天水縣附近)。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亞。李白即生于中亞的碎葉城(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)。五歲時隨其父遷居綿州彰明縣(今四川省江油縣)的青蓮鄉。早年在蜀中就學漫游。青年時期,開始漫游全國各地。天寶初,因道士吳筠的推薦,應詔赴長安,供奉翰林,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禮遇。但因權貴不容,不久即遭讒去職,長期游歷。天寶十四年(755)安史之亂起,他隱居廬山,但仍密切注視著國家和人民的命運。后參加永王李璘幕府。永王兵敗被殺,李白坐系…詳情
李白的詩詞
-
- 送崔十二游天竺寺
- 題峰頂寺
- 沙丘城下寄杜甫
- 短歌行
- 江夏贈韋南陵冰
- 五松山送殷淑
- 白田馬上聞鶯
- 王昭君二首
- 子夜吳歌·夏歌
- 尋山僧不遇作
南北朝名人推薦
-
- 黃蘗禪師
- 吳均
- 徐陵
- 南北朝無名氏
- 李端
- 江淹
- 南朝樂府
- 范云
- 陶宏景
- 丘遲
-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原文,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翻譯,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賞析,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閱讀答案,出自李白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