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次花叢懶回顧,半緣修道半緣君
出自南北朝元稹的《離思五首·其四》
- 原文賞析:
-
曾經滄海難為水,除卻巫山不是云。
取次花叢懶回顧,半緣修道半緣君。
- 拼音解讀:
-
céng jīng cāng hǎi nán wéi shuǐ ,chú què wū shān bú shì yún 。
qǔ cì huā cóng lǎn huí gù ,bàn yuán xiū dào bàn yuán jun1 。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
相關翻譯
-
曾經到臨過滄海,別處的水就不足為顧;若除了巫山,別處的云便不稱其為云。倉促地由花叢中走過,懶得回頭顧盼;這緣由,一半是因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,一半是因為曾經擁有過的你。注釋①曾經…詳情
相關賞析
-
這首詩最突出的特色,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,淋漓盡致地表達了主人公對已經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戀情。它接連用水、用云、用花比人,寫得曲折委婉,含而不露,意境深遠,耐人尋味。全詩僅四句,…詳情
“曾經滄海難為水,除卻巫山不是云。”這句話的意思:經歷過無比深廣的滄海的人,別處的水再難以吸引他;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,別處的云都黯然失色。以滄海之水和巫山之云隱喻愛情之深廣篤厚…詳情
首二句“曾經滄海難為水,除卻巫山不是云”,是從《孟子·盡心》篇“觀于海者難為水,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”變化而來的。兩處用比相近,但《孟子》是明喻,以“觀于海”比喻“游于圣…詳情
作者介紹
- 元稹
元稹(779─831),字微之,河南(今河南省洛陽一帶)人。幼年喪父,家境比較貧困。十五歲參加科舉考試,明經及第。唐憲宗元和初,應制策第一,任左拾遺,歷監察御史等職。曾因劾奏劍南東川節度使嚴礪等人的不法行為,得罪權貴,被貶為江陵士曹參軍。他遭到這次打擊后,轉與宦官和權貴妥協,并通過宦官崔潭峻等人的推薦,得到穆宗李恒的重用,一度出任宰相。不久,調任同州刺史。文宗太和時,任武昌軍節度使,死于任上,年五十三。元稹和白居易是好朋友,他們都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。他的文學主張與白居易…詳情
元稹的詩詞
-
- 酬竇校書二十韻(次本韻)
- 大觜烏
- 奉和竇容州
- 寄樂天
- 競渡
- 獻滎陽公詩五十韻
- 欲曙
- 寄曇、嵩、寂三上人
- 魚中素
- 夢上天(此后十首,并和劉猛)
南北朝名人推薦
-
- 劉昶
- 魏胡太后
- 陶弘景
- 蕭愨
- 北朝樂府
- 范云
- 王臺卿
- 丘遲
- 湯惠休
- 吳均
- 離思五首·其四原文,離思五首·其四翻譯,離思五首·其四賞析,離思五首·其四閱讀答案,出自元稹的作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