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識之無
- 不識之無拼音:
- 「bù shí zhī wú」
※提示:拼音為程序生成,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確。 - 不識之無解釋:
- 連“之”字、“無”字都不認識。形容人不識字,文化水平很低。
- 不識之無出處:
- 唐·白居易《與元九書》:“仆始生六七月時,乳母抱弄于書屏下,有指‘無’字、‘之’字示仆者,仆雖口未能言,心已默識。”
- 不識之無例句:
-
- 棄之如敝屐 [qì zhī rú bì xǐ]
- 屬辭比事 [zhǔ cí bǐ shì]
- 得寸則寸 [dé cùn zé cùn]
- 知情達理 [zhī qíng dá lǐ]
- 逢山開路 [féng shān kāi lù]
- 群情鼎沸 [qún qíng dǐng fèi]
- 一觴一詠 [yī shāng yī yǒng]
- 方外之人 [fāng wài zhī rén]
- 歸全反真 [guī quán fǎn zhēn]
- 隱姓埋名 [yǐn xìng mái míng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