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百家姓》·古
-
歷史來源
1、出自姬姓,周族先祖古公亶父的后代子孫,以古為氏。據《風俗通》上記載,認為古氏是古公亶父之后。而這個古姓家族的始祖,據《史記·周本紀》記載,在武王得天下時,被追尊為太王,所以,古公亶父即周太王,其后代子孫以古為氏,稱古姓。
2、出自周代有大夫受封于苦城,以邑名為氏。據《潛夫論》上有關于“古成氏之后分為古氏。”的記載,周代有大夫受封于苦城(在今河南省鹿邑),其后人以訛音古成為氏,以后去成單姓古,稱古氏。
3、出自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有吐奚氏所改。據《魏書·官氏志》記載指出,后魏吐奚氏改為古氏。入中原后逐漸與漢文化融合,改為單姓古氏。
4、回族中有古姓。據考來自唐初進入中國,后于天寶十四年(755年)任大將軍的古都白丁名字首音。另據江蘇揚州中學退休教師古城厚老人講,其先古都白丁初在新安郡(今安徽新安江流域、祁門及江西婺源等地),北宋時遷至揚州。《揚州府志》有載。古氏原有家譜,歷三十三世,后毀于兵難。在明代時,揚州還有一回回收藏家也姓古,人稱“古回回”。古姓回族主要分布在江蘇和河南地區。回族姓氏之一。主要分布在云南等地。(見《中國回族大辭典》)。家族名人
古弼:后魏時的代州人。為人忠厚,善于騎射。因戰功卓著而封為靈壽侯。歷位吏部尚書,雖然事務殷湊,但堅持讀書不輳太武帝稱贊他為社稷之臣。文成帝即位后,他因被誣告而處死,時人都為他叫冤。
古樸:明朝大臣,陳州(今河南淮陽)人。歷任兵部侍郎、戶部尚書等職。在朝30多年,以清廉著稱。遷徙分布
古姓人口在大陸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,在臺灣排名第七十五位。周族原居住在邰的地方(今陜西省武功縣),后來經常受到周圍的游牧民族的侵襲,居無寧日。后稷的第十二代子孫古公亶父,也就是周武王的曾祖,遂率眾人另辟家園。結果在歧山(今陜西省歧山縣)定居,古公亶父致力農業,政治各方面的改革。終于建立了強大的周族。他的后人為了紀念他,以他的名號為姓氏,形成了古氏。北魏時吐奚氏的后代也有改姓為古的。古氏在臺灣的居住地區,以新竹、苗栗等地為最多,且多采用聚族數古戶而居的形式。這類村莊在苗栗西湖、臺中東勢、屏東潮州、竹東、楊梅等地幾乎隨處可見。古氏遷臺,發生于清康熙年間。康熙六十年(公元1721年),朱一貴起義以反清復明相號召,稱“大明重興元帥”時,就有古氏從廣東五華來臺開基,其中義民古蘭伯、古芬興等就居住下淡水港東西二里處。至乾隆年間,又有一支古氏從泉州移臺,初居今桃園縣龍潭坡,后遷住臺北、臺東、新竹等地。據清舉人丘荷公主編《上杭縣志·氏族志》載:“古氏,新安郡,周太王古公之后,因以為氏。”新安為古姓遠祖居地,這個遠祖就是北魏吏部尚書、宰相古弼。他世居代州(今山西省代縣)《魏書·地形志》載:“代州有新安郡”,古弼子孫蕃衍,成為當地旺族,古氏遂以“新安”為堂號。上杭古姓,人口不多。民國《上杭縣志·氏族志》云:“縣東安鄉有古姓十數戶”。這些“安鄉”古氏住的村子——馬祖灘,現已改屬臨城黃竹行政村所轄。20來戶村民,務農為業。他們由于歷史變遷,只知道遠祖源于新安郡,其他無譜可依。
『百家姓章節目錄』
相關翻譯
相關賞析
熱門詩詞
古文典籍
- 「詩經」
- 「論語」
- 「史記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傳」
- 「左傳」
- 「大學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書」
- 「禮記」
- 「周禮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吳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莊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書」
- 「漢書」
- 「晉書」
- 「素書」
- 「儀禮」
- 「周書」
- 「梁書」
- 「隋書」
- 「陳書」
- 「魏書」
- 「孝經」
- 「將苑」
- 「南齊書」
- 「北齊書」
- 「新唐書」
- 「后漢書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馬法」
- 「水經注」
- 「商君書」
- 「尉繚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書」
- 「舊唐書」
- 「三字經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韜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國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傷寒論」
- 「反經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譚」
- 「弟子規」
- 「金剛經」
- 「論衡」
- 「韓非子」
- 「山海經」
- 「戰國策」
- 「地藏經」
- 「冰鑒」
- 「圍爐夜話」
- 「六祖壇經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簡」
- 「資治通鑒」
- 「續資治通鑒」
- 「夢溪筆談」
- 「舊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經」
- 「四十二章經」
- 「呂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訓」
- 「三十六計」
- 「徐霞客游記」
- 「黃帝內經」
- 「黃帝四經」
- 「孫子兵法」
- 「孫臏兵法」
- 「本草綱目」
- 「孔子家語」
- 「世說新語」
- 「貞觀政要」
- 「顏氏家訓」
- 「容齋隨筆」
- 「文心雕龍」
- 「農桑輯要」
- 「搜神記」
熱門名句
- 意內稱長短,終身荷圣情
- 陰晴圓缺都休說,且喜人間好時節
- 荷花開后西湖好,載酒來時
- 黃云連白草,萬里有無間
- 散關三尺雪,回夢舊鴛機
- 二客東南名勝,萬卷詩書事業,嘗試與君謀
- 雪花全似梅花萼細看不是雪無香,天風吹得香零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