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百家姓》·胥
-
歷史來源
1、出自上古時候,炎帝是著名的氏族首領,他的部落最擅長農業生產。炎帝的部落崇拜鳳圖騰,和崇拜龍圖騰的黃帝部落一起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始祖。炎帝的部落中有一支族人叫作赫胥氏,其后代以“胥”作為姓氏,世代相傳。
2、出自春秋時期,晉國有個大夫叫胥臣,他的兒子叫胥甲,胥甲的兒子叫胥克,胥克的兒子叫胥童。這是胥姓的一支正式形成,世代相傳,是今天胥姓的一個主要來源。
3、出自復姓改為單姓。古代春秋時期,晉國有個貴族華胥氏,后來簡稱為胥氏,后來也簡稱為胥氏。在古代,胥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吳興。
婿姓始祖:胥臣。晉國臣子中有一位胥臣,根據歷來學者的考證,便是我國胥氏家族的始祖。胥臣,字季子,于晉文公稱霸諸侯之后,論功行賞,曾被封于一個叫臼的采邑,所以又稱為臼季。依照《左傳》的記載,胥臣當時在晉國官拜司空,世代的子孫都是晉國的大夫,像其子胥申,其曾孫胥童,便曾相繼叱咤風云,使得胥氏家族一開始名氣異常。發源于山西的胥氏,經過了漫長時間的播遷和繁衍,到了宋、明之際,便已滿布天下。望族居吳興郡(今浙江省吳興縣)。故胥氏后人奉胥臣為始祖。家族名人
胥鼎:金朝時候人,本來是個讀書人,有大智大勇,從政做官后,運籌帷幄,辦事有效,成為朝廷棟梁,被封為吳國公。
胥作霖:南宋年間江西省宜黃人,為地方治安作出過較大貢獻,但他拒絕了朝廷的封賞,其高風亮節受到了人們的稱贊。
胥必彰:明朝文官,官職是監察御史,專門負責對朝廷命官的監察。他忠于職守,權貴犯錯,也直言不諱。因為他自己嚴正清明,所以那些對他不滿的人也只好認輸。而多的人贊揚他,稱他為“真御史”。遷徙分布
(缺)胥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。春秋時期,晉國大夫胥臣,他的后代以父字為姓,世代相傳姓胥。胥姓:學者認為胥氏可追溯到上古帝王。“華胥氏”(伏羲、女媧姓“風”)據說“其民鼓腹而游,含哺而嬉,莫知作善作惡”。另“赫胥氏”據說“有赫然之德,使民胥附,故曰赫胥,蓋炎帝也”。一般以為胥姓為晉大夫胥臣之后,《左傳》載:東周(公元前770-256)春秋時晉國(今山西省)晉文公(重耳)流亡時始祖胥臣,字季子,追隨之,有殊功,后以使命過冀,見冀缺鋤草農具,其妻贈送之,相待如賓,乃舉于文公。晉國楚國城濮之戰,始祖蒙馬虎皮潰楚軍。官拜“司空”,采邑(封地)為“臼”又稱季臼,后代有的用“邑”為氏稱“臼”或“季臼”。其子胥甲,孫胥克,曾孫胥童,玄孫胥午皆為“卿、大夫”。胥臣死后,周傾王4年,秦晉兩國交戰,胥臣之子胥甲與趙穿,泄了軍情,主帥趙盾削甲的官爵,逐到衛國,起用甲子----胥克。晉厲公時,克之子胥童為卿,他與權臣欒書、中行偃積怨很深。后來欒書、中行偃受寵于厲公,胥童遂被殺害,后人中為避仇殺,一支以祖父名字為姓,改“胥”為“童”,稱童姓(《通志—氏族略》)。山西、陜西一帶本是我們的根。……南北朝,宋、明之際,族人向今甘肅、山東、河北、江西、江蘇、湖南、安徽、河南、東北、四川、等地拓展。《百家姓》把胥姓的“郡望”定在“瑯琊郡”:春秋(公元前770-256年)指“齊”今山東膠南市瑯琊。南北朝(420—479年)中原居民南遷,白下(今南京北,幕府山西南)為“客籍”也叫瑯琊郡。《百家姓》編于宋朝,說明——當時胥姓成為望族是在瑯琊郡,(可能是山東省或南京)。『百家姓章節目錄』
相關翻譯
相關賞析
熱門詩詞
- 落日悵望(孤云與歸鳥) [馬戴]
- 辟寒金(同前) [賀鑄]
- 采桑子·群芳過后西湖好 [歐陽修]
- 御街行·秋日懷舊 [范仲淹]
- 荊門送晝公歸彭澤舊居 [齊己]
- 上長史王公責躬 [儲光羲]
- 生查子·新月曲如眉 [牛希濟]
古文典籍
- 「詩經」
- 「論語」
- 「史記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傳」
- 「左傳」
- 「大學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書」
- 「禮記」
- 「周禮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吳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莊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書」
- 「漢書」
- 「晉書」
- 「素書」
- 「儀禮」
- 「周書」
- 「梁書」
- 「隋書」
- 「陳書」
- 「魏書」
- 「孝經」
- 「將苑」
- 「南齊書」
- 「北齊書」
- 「新唐書」
- 「后漢書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馬法」
- 「水經注」
- 「商君書」
- 「尉繚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書」
- 「舊唐書」
- 「三字經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韜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國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傷寒論」
- 「反經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譚」
- 「弟子規」
- 「金剛經」
- 「論衡」
- 「韓非子」
- 「山海經」
- 「戰國策」
- 「地藏經」
- 「冰鑒」
- 「圍爐夜話」
- 「六祖壇經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簡」
- 「資治通鑒」
- 「續資治通鑒」
- 「夢溪筆談」
- 「舊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經」
- 「四十二章經」
- 「呂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訓」
- 「三十六計」
- 「徐霞客游記」
- 「黃帝內經」
- 「黃帝四經」
- 「孫子兵法」
- 「孫臏兵法」
- 「本草綱目」
- 「孔子家語」
- 「世說新語」
- 「貞觀政要」
- 「顏氏家訓」
- 「容齋隨筆」
- 「文心雕龍」
- 「農桑輯要」
- 「搜神記」
熱門名句
- 問相思、他日鏡中看,蕭蕭發
- 殘星幾點雁橫塞,長笛一聲人倚樓
- 念往昔,繁華競逐,嘆門外樓頭,悲恨相續
- 東風吹落戰塵沙,夢想西湖處士家;
- 惟有樓前流水,應念我、終日凝眸
- 休說鱸魚堪膾,盡西風,季鷹歸未
- 樓頭客子杪秋后,日落君山元氣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