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百家姓》·戎
-
歷史來源
出自子姓
① 出自周朝時期宋國微子啟之后,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。
據史籍《潛夫論》、《姓氏考略》中的記載,上古周朝時期(公元前十一世紀),周成王姬誦在周公等大夫輔佐之夏平定了武庚叛亂后,把商王朝的舊都城周圍地區分封給商紂王的庶兄微子啟,定國號為宋,建都于商丘。
在微子啟的后世子孫中,有以戎為姓者,史稱戎氏正宗,望族出江陵郡(今湖北江陵)。
②出自春秋時期宋國仲衍之孫戎胥軒,微子啟之后,其弟微仲衍繼位。微仲衍就是孔子的十四世嫡祖。
微仲衍的孫子叫戎胥軒,娶驪山女為妻,其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,稱戎胥氏,后省文簡化為單姓戎氏、胥氏,世代相傳至今。
出自金天氏
源于金天氏,出自上古帝君少昊之后狁戎氏部落,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。
狁戎氏,是少昊金天氏之孫尢格的后裔,為西羌部族的先祖。在史籍《姓纂》中記載:“狁戎,少昊之孫尢格之后。”在史籍《姓考》中也記載:“西羌部族有允戎氏。”
狁戎氏部族,在西周末年趁著周王室內亂脫離了周王朝的統治,在周幽王姬宮涅十年(公元前772年)正式建立方國,都城在豳地(今甘肅寧縣焦村鄉西溝村),此后出現了義渠戎的稱謂。義渠建國不久,隨即出兵并吞了彭盧戎(今甘肅鎮原彭陽和慶陽彭原)、郁郅戎(今甘肅慶陽、環縣、合水)、朐衍戎(今寧夏鹽池)、鳥氏戎(今甘肅涇川、靈臺),擴大了疆域,逐次吞并了姜戎、犬戎(獫狁)、奔戎、條戎、驪戎、華戎、陸渾戎、山戎、大荔戎等諸。
春秋至戰國,義渠戎族乘諸侯國各自紛爭的空隙多年休兵養士,兵強馬壯,力量空前壯大,其國界西達寧夏西海固草原,東抵陜西橋山,北控寧夏河套,南達陜西涇水,國土面積達十萬平方公里。義渠戎族從商代武乙年間建部落方國算起,至秦昭王時共存史800余年,其中在慶陽建立奴隸制君國(公元前772年至公元前272年)達500年之久。最后,義渠國在戰國末期的周郝王姬延四十三年(秦昭襄王嬴則三十五年,公元前272年),被秦國所徹滅,義渠國成為國一部分,義渠戎也融入漢族,逐漸漢化。
在諸戎被逐漸融入華夏民族的過程中,族人有部族或民族稱謂為姓氏者,稱狁戎氏(允戎氏)、姜戎氏、犬戎氏、奔戎氏、條戎氏、驪戎氏、華戎氏、陸渾氏、山戎氏、大荔氏、彭盧氏、郁郅氏、朐衍氏、鳥氏等等,后有省文簡化為單姓戎氏者,世代相傳至今。
出自姜姓
源于戎國,出自西周初期古戎國,屬于以國名為氏。
西周初期有個古戎國,當為東夷民族的一支,在姜太公立國之后,附庸于齊國,后被齊國吞并。
戎國并入齊國之后,其王族后裔中有以國名為姓氏者,稱戎氏,世代相傳至今
出自羋姓
出自戰國時期楚國火正戎律之后,屬于以先祖名字為氏。
戰國時期的周貞定王姬介執政時期(公元前468~前442年),楚國大夫火正戎律移居至湖北江陵。
在戎律的后裔子孫中,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,稱戎氏,世代相傳至今。
以職官為氏
源于官位,出自周朝時期官吏戎右,屬于以官職稱謂為氏。
周王朝時期,有專職掌管軍械、君王護駕的武官,時稱“戎右”。該職在各諸侯國中的同一類官稱則為“車右”,位在上大夫之列。
在戎右、車右的后裔子孫中,世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,稱戎氏,世代相傳至今。
出自戎族
源于戎族,出自上古東夷戎氏族,屬于漢化改姓為氏。
在史籍《山海經·海內北經》中記載:“戎,其為人,人首三角。”即蒲州地區有個國家叫戎國,戎國之民頭上長著三只角(頭飾)。
據史籍《姓氏考略》中的記載,戎氏族的祖先在帝嚳時已聚居在有女戎國之墟蒲州(今山西運城蒲州)。
西周王朝立國后,有女戎國人口逐漸東移,定居到今河南商丘、山東省曹縣東南的渤海附近,后分散為北戎、西戎、翟戎、陸渾戎等。
戎國人在春秋戰國時期逐漸與諸夏漢人融合,其中有以國名為姓氏者,稱戎氏,世代相傳至今。家族名人
戎賜
輔助漢高祖劉邦開創天下時的功臣,定三秦、破項籍,都有他的功勞。劉邦統一天下后,升任其為都尉,又封柳丘侯。
戎昱
唐朝荊南人,至德年間以文學登進士,衛伯玉辟為從事。當時,京兆寅李鸞欲將女許配給他為妻,但要他改姓李。古時視改姓如亡命,所以他堅決拒絕這樣做。德宗初年歷任辰、楚二州刺史。
戎益
宋朝信德人,紹興年間任平江知府。歲值災荒饑謹,他勸率上戶,得米17000余斤,民賴以全活。
戎憲
明朝句容人。他年幼喪母,事父甚孝。父卒,叔無子,他迎養叔叔如同侍奉父親一樣。人們問他為何如此孝敬,他說:“叔與父同氣,不孝敬叔,如同不孝敬我父也。”
戎洵
明朝的清官,百姓將洵當作清天大老爺,燒香火供奉他。他為官清正廉明,不怕權貴,執法嚴正,辦案負責,為百姓平冤屈,懲治了胡作非為的豪強。地望分布
遼寧省清原、內蒙古區烏海、湖北省利川、山東省東明、河南省偃師『百家姓章節目錄』
相關翻譯
相關賞析
熱門詩詞
- 賀新郎(和詠荼_) [劉克莊]
- 木蘭花慢(清明后賞牡丹) [姚云文]
- 送李騎曹之武寧(一作送威武李騎曹之靈武寧省) [無可]
- 水調歌頭(秋雨一何碧) [方岳]
- 往丹陽尋陸處士不遇 [皎然]
- 【中呂】山坡羊_自嘆南山空 [曾瑞]
- 減字木蘭花(梅花盛開,走筆戲呈韓叔夏) [向子諲]
古文典籍
- 「詩經」
- 「論語」
- 「史記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傳」
- 「左傳」
- 「大學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書」
- 「禮記」
- 「周禮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吳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莊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書」
- 「漢書」
- 「晉書」
- 「素書」
- 「儀禮」
- 「周書」
- 「梁書」
- 「隋書」
- 「陳書」
- 「魏書」
- 「孝經」
- 「將苑」
- 「南齊書」
- 「北齊書」
- 「新唐書」
- 「后漢書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馬法」
- 「水經注」
- 「商君書」
- 「尉繚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書」
- 「舊唐書」
- 「三字經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韜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國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傷寒論」
- 「反經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譚」
- 「弟子規」
- 「金剛經」
- 「論衡」
- 「韓非子」
- 「山海經」
- 「戰國策」
- 「地藏經」
- 「冰鑒」
- 「圍爐夜話」
- 「六祖壇經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簡」
- 「資治通鑒」
- 「續資治通鑒」
- 「夢溪筆談」
- 「舊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經」
- 「四十二章經」
- 「呂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訓」
- 「三十六計」
- 「徐霞客游記」
- 「黃帝內經」
- 「黃帝四經」
- 「孫子兵法」
- 「孫臏兵法」
- 「本草綱目」
- 「孔子家語」
- 「世說新語」
- 「貞觀政要」
- 「顏氏家訓」
- 「容齋隨筆」
- 「文心雕龍」
- 「農桑輯要」
- 「搜神記」
熱門名句
-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,曉風殘月
- 畫棟朝飛南浦云,珠簾暮卷西山雨
- 不如歸去下簾鉤心兒小,難著許多愁
- 吹燈窗更明,月照一天雪
- 攜來百侶曾游,憶往昔崢嶸歲月稠
- 秋木萋萋,其葉萎黃,有鳥處山,集于苞桑
- 春閨月,紅袖不須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