詞牌簡析及常見詞牌說明
- 詞牌,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。詞的格式和律詩的格式不同:律詩只有四種格式,而詞則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(這些格式稱為詞譜)。人們不好把它們稱為第一式、第二式等等,所以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。這些名字就是詞牌。有時候,幾個格式合用一個詞牌,因為它們是同一個格式的若干變體;有時候,同一個格式而有幾種名稱,那只因為各家叫名不同罷了。關于詞牌的來源,大約有下面的三種情況:(1)本來是樂曲的名稱。例如《菩薩蠻》,據說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,女蠻國進貢,她們梳著高髻,戴著金冠,滿身瓔珞(瓔珞是身上佩掛的珠寶),像菩薩。當時教坊因此譜成《菩薩蠻曲》。據說唐宣宗愛唱《菩薩蠻》詞,可見是當時風行一時的曲子。《西江月》、《風入松》、《蝶戀花》等,都是屬于這一類的。這些都是來自民間的曲調。(2)摘取一首詞中的幾個字作詞牌。例如《憶秦娥》,因為依照這個格式寫出的最初一首詞開頭兩句是"簫聲咽,秦娥夢斷秦樓月",所以詞牌就叫《憶秦娥》。又叫《秦樓月》。《憶江南》本名《望江南》,又名《謝秋娘》,但因白居易有一首詠"江南好"的詞,最后一句是"能不憶江南",所以詞牌又叫《憶江南》。《如夢令》原名《憶仙姿》,改名《如夢令》,這是因為后唐莊宗所寫的《憶仙姿》中有"如夢,如夢,殘月落花煙重"等句?!赌钆珛伞酚纸小洞蠼瓥|去》,這是由于蘇軾有一首《念奴嬌》,第一句是"大江東去"。又叫《酹江月》,因為蘇軾這首詞最后三個字是"酹江月"。(3)本來就是詞是題目?!短じ柙~》詠的是舞蹈,《舞馬詞》詠的是舞馬,《欸乃曲》詠的是泛舟,《漁歌子》詠的是打魚,《浪淘沙》詠的是浪淘沙,《拋球樂》詠的是拋繡球,《更漏子》詠的是夜。這種情況是最普遍的。凡是詞牌下面注明"本意"的,就是說,詞牌同時也是詞題,不另有題目了。但是,絕大多數的詞都不是用"本意"的。因此,詞牌之外還詞題。一般是在詞牌下面用較小的字注出詞題。在這種情況下,詞題和詞牌不發生任何關系。一首《浪淘沙》可以完全不講到浪,也不講到沙;一首《憶江南》也可以完全不講到江南。這樣,詞牌只不過是詞譜的代號罷了。┏┅┅┅┓┇暗 香┇┗┅┅┅┛暗香與《硫影》調,都是姜夔同時創作以詠梅花的,是取“疏影橫斜水清淺,暗香浮動近黃昏”兩句的首二字作為調名。以后張炎用此二調詠荷花荷葉,改名《紅情》、《綠意》。九十七字。前片四十九字,九句,五仄韻;后片四十八字,十句,七仄韻。┏┅┅┅┓┇卜算子┇┗┅┅┅┛《詞譜》以為此詞取義于“賣卜算命之人”?!对~譜》以蘇軾詞為正體。雙調,仄韻,四十四字,上下片各四句,在偶數句用仄韻,奇數末字須用平聲。兩結句有增襯字為六字句的。另有《卜算子慢》,八十九字,是別格,與本調無關。又名《百尺樓》、《眉峰碧》、《缺月掛疏桐》、《黃鶴洞中仙》、《楚天遙》。┏┅┅┅┓┇采桑子┇┗┅┅┅┛唐教坊大曲有《楊下采桑》,《采桑子》可能是從大曲截取一遍而成獨立的一個詞牌。又名《丑奴兒令》、《羅敷媚歌》、《羅效媚》?!对~譜》以五代和凝詞為正體。雙調,四十四字,八句。上下片都是起句反收,以下三句用平韻。另有在兩結句各添二字,變為前四字后五字的兩句。另有雙調五十四字體,前段五句四平韻,后段五句三平韻。┏┅┅┅┓┇蝶戀花┇┗┅┅┅┛唐教坊曲名。本名《鵲踏板》。曼殊詞改今名。調名取梁簡文帝蕭綱詩句“翻階蛺蝶戀花情”中的三字。雙調,六十字,十句,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韻。又名《黃金縷》、《風棲梧》、《一籮金》、《魚水同歡》、《細雨吹池沼》、《明月生南浦》、《卷珠簾》、《江如練》等。┏┅┅┅┓┇賀新郎┇┗┅┅┅┛始見蘇軾詞,原名《賀新涼》,因詞中有“乳燕飛華屋,悄無人,桐陰轉午,晚涼新浴”句,故名。后來將“涼”字誤作“郎”字?!对~譜》以葉夢得詞作譜。一百一十六字。上片五十七字,下片五十九字,各十句六壓韻。此調聲情沉郁蒼涼,宜抒發激越情感,歷來為詞家所習用。后人又改名《乳燕飛》、《金縷曲》、《貂裘換酒》、《金縷衣》、《金縷詞》、《金縷歌》、《風敲竹》、《雪月江山夜》等。┏┅┅┅┓┇浣溪沙┇┗┅┅┅┛本唐代教坊曲名,因西施浣紗于若耶溪,故又名《浣溪紗》或《浣沙溪》。上下片三個七字句。四十二字。分平仄兩體。平韻體流傳至今。最早的是唐人韓偓詞,是正體。上片三句全用韻,下片末二句用韻。過片二句用對偶句的居多。仄韻體始于南唐李煜。另有《攤破浣溪沙》,又名《山花子》上下片各增三字,韻位不變。此調音節明快,句式整齊,易于上口。為婉約、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。又有《小庭花》、《減字浣溪沙》等二十余種異名。┏┅┅┅┅┅┓┇減字木蘭花┇┗┅┅┅┅┅┛《木蘭花令》始于韋莊,是五十五字仄韻體。南唐馮延巳制《偷聲木蘭花》,五十字,八句,前后片起句仍作七言仄韻,結處乃偷平聲作四字一句、七字一句,自此才有兩仄兩平四換韻體?!稖p字木蘭花》是就《偷聲木蘭花》上下片兩起句各減三字而成。雙調,四十四字,上下片各四句,兩仄韻轉兩平韻。┏┅┅┅┓┇浪淘沙┇┗┅┅┅┛唐教坊曲名。原為七言絕句,白居易詞有“卻到帝都重富貴,請君莫忘浪淘沙”句,劉禹錫作的《浪淘沙》屬是此體。以后的雙調小令《浪淘沙》,是南唐李煜創制。北宋張舜民用此調改名《賣花聲》。《詞譜》以李煜詞為正體,平韻五十四字,十句,前后片各四句用韻。此調并由柳永、周邦彥演為長調《沮淘沙慢》,是別格┏┅┅┅┓┇臨江仙┇┗┅┅┅┛唐教坊曲名。最初是詠水仙的,調見《花間集》,以后作一般詞牌用。雙調,五十四字,上下片各五句,三平韻。常見的有三體,一是六十字,如蘇軾詞;一是五十八字,上下片第四句較蘇軾詞少一字,如李煜詞;還有一體也是五十八字,上下片起句較蘇軾詞少一字,如曼幾道詞。前人也有在后片換韻的。另有《臨江仙引》、《臨江仙慢》,九十三字,是別格。又名《謝新恩》、《雁后歸》、《畫屏春》、《庭院深深》。┏┅┅┅┓┇滿江紅┇┗┅┅┅┛此調唐人名《上江虹》,以后改今名?!对~譜》以柳永“暮雨初秋”詞為正格。九十三字。前片四十七字,八句,四仄韻;后片四十六字,十句,五仄韻。用入聲韻者居多。格調沉郁激昂,前人用以發抒懷抱,佳作頗多。雙調九十三字,前片八句四平韻,后片十句五平韻。本調尚有異名作《念良游》、《傷春曲》。┏┅┅┅┓┇念奴嬌┇┗┅┅┅┛念奴是唐天寶年間著名歌妓,調名本此。此調有仄二體?!对~譜》以蘇軾“憑空跳遠”詞為仄體正格。一百字。前片四十九字;后片五十一字,各十旬四仄韻。此令宜于抒寫豪邁感情。東坡赤壁詞,句讀與各家詞微有出入,是變格。另有平韻格,以陳允平詞為正體,用者較少。又名《大江東去》、《千秋歲》、《酹江月》、《杏花天》、《赤壁謠》、《壺中天》、《大江西上曲》、《百字令》等十多個名稱。┏┅┅┅┓┇菩薩蠻┇┗┅┅┅┛唐教坊曲名。菩薩蠻本女弟子舞隊名。據《詞譜》引唐蘇鶚《杜陽雜編》說:“大中(唐宣宗年號,850年前后)初,女蠻國入貢,危髻金冠瓔珞被體,號‘菩薩蠻隊’。當時倡優遂制《菩薩蠻》曲;文士亦往往聲其詞”。按大中一百年前開元時期成書的《教坊記》中已有此曲名,但蘇說對這個詞牌名的由來也有參考價值。四十四字,上下片各四句,均兩仄韻轉兩平韻?!对~譜》定李白詞為正體。又名《子夜歇》、《巫山一片云》、《花間意》、《花溪碧》、《城里鐘》、《重疊金》、《梅花句》、《晚云烘日》等,回文詞體又名《聯環結》。┏┅┅┅┓┇沁園春┇┗┅┅┅┛“沁園”二字出漢代沁水公主園林。有一百一十二字至一百一十六字諸體,以一百一十四字為正格。上片四平韻,下片五平韻。前人認為換頭句第二字有人用暗韻,實系偶合。上片第四句第一字和下片第三句第一字,必須用一字豆領以下四句,而所領四句例須用扇對。此調始見于北宋張先詞。原屬婉約派詞,因其格調開闊,韻位較疏,讀起來更感沉郁,故豪放派詞入及后人常用此調抒發激越情感。又名《壽星明》、《東仙》、《洞庭春色》、《念離群》等。┏┅┅┅┓┇清平樂┇┗┅┅┅┛唐教坊曲名。乃祈求海內清平之樂曲,非指清調平調。《尊前集》載有李白詞四首,如非后人偽作,則為此調的首見。平仄轉換格。雙調,四十六字。上片四句二十二字,仄韻,每句用韻;下片四句二十四字,轉平韻,三句用韻。又名《清平樂令》、《醉東風》、《憶蘿月》。┏┅┅┅┓┇如夢令┇┗┅┅┅┛五代時后唐莊宗李存□創作,原名《憶仙姿》,因詞中有二言疊句“如夢,如夢,和淚出門相送”,故改為《如夢令》。三十三字,七句,五仄韻,一疊韻。又名《宴桃源》、《不見》、《比梅》、《古記》、《如意令》、《無夢令》等。┏┅┅┅┅┓┇水調歌頭┇┗┅┅┅┅┛唐大曲有《水調歌》,是隋煬帝開汴河時所作。凡是大曲都由幾個樂章組成,“歌頭”就是開頭一段。此調就是截取《水調歌》的開頭一段另創的新調?!对~譜》以蘇軾、毛滂、周紫芝詞為正體。九十五字,前片九句四平韻,后片十句四平韻。賀鑄將此調中平仄腳字概用同一韻部的字,成為平仄換韻格,但仿效者很少。此調上片三、四句,下片三字句后的兩句,有作上四下七的,也有作上六下五的,不拘一格。另有九十四字、九十六字、九十七字各體,是變格。又名《元會曲》、《凱歌》、《臺城游》、《花犯念奴》。┏┅┅┅┓┇西江月┇┗┅┅┅┛唐教坊曲名。調名出自李白《蘇臺覽古》詩“只今唯有西江月,曾照吳王宮里人”。此調始于后蜀歐陽炯。雙調,平仄換韻,五十字,八句。上下片起句壓腳不入韻,二、三兩句押平韻,結句押仄韻,但仄韻用字必須與平韻字同韻部,如元初沈義父在《樂府指迷》中所說,《西江月》“如平聲押‘東’字,側(仄)聲須押‘董’字‘凍’字方可”。這種押韻方式稱平仄韻通押。又名《玉爐三澗雪》、《白蘋香》、《江月令》、《步虛詞》、《晚香時候》、《壺天曉》、《雙錦瑟》等。┏┅┅┅┓┇小重山┇┗┅┅┅┛一名《小沖山》、《柳色新》、《小重山令》。唐人常用此調寫宮女幽怨?!对~譜》以薛昭蘊詞為正體。五十八字。上下片各四句,四平韻。換頭句較上片起句少二字,其余各句上下片均同。另有五十七字、六十字兩體,是變格。┏┅┅┅┓┇憶秦娥┇┗┅┅┅┛始見宋黃昇編《唐宋諸賢絕妙詞選》,題李白作,或疑為后人偽托。因此詞中有“秦娥夢斷秦樓月”句,故名《億秦娥入又名《秦樓月》。仄韻,十句,四十六字。上下片各四句用仄韻,其中的三字句是疊韻,為上句末三字的重復?!对~律》謂“兩結句第一字必用漢字,得去聲尤妙”,未必盡然。至賀鑄乃易仄韻為平韻,為變格。又名《花深深》、《碧云深》、《蓬萊閣》、《雙荷葉》、《玉交枝》、《子夜歌》等。┏┅┅┅┓┇漁家傲┇┗┅┅┅┛北宋年間流行歌曲,曾有人用來作“十二月鼓子詞”。仄韻雙調。六十二字。上下片各四個七字句、一個三字句,每句用韻。另有六十六字者為變體。此調始見于北宋晏殊,因詞中有“神仙一曲漁家傲”句,便取“漁家傲”三字作調名。圍其句句用韻,聲律諧婉,既可用于一般抒情,尤宜表達悲涼情感,如范仲淹詞堪作代表。又名《吳門柳》、《忍辱仙人》、《荊溪詠》、《游仙詠》。添字者又名《添字漁家傲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