揚雄墓址
-
揚雄墓位于成都市郫縣友愛鎮子云村南一公里處,又名子云墳。墓為漢代磚室墓,呈圓形,封土堆高出地面約6米,墓周長81米。該墓葬早期曾被擾亂破壞,后歷代多次維修。據清同治本《郫縣志》載:“揚雄墓,在縣西二十里。”,“清道光中,邑令黃初,為植柏樹,楊得志(后任署理知縣)立石表墓”。墓南側有小河一條,據載咸豐末,河水沖坍墓足,鄉人周子升伐石培護,并將河道改向,揚雄墓始得完整。墓地原存古柏,墓周圍原有石欄、石凳、石碑等。石欄上鐫聯“文高西漢唯玄草,學繼東山是法言”。“文革”時古柏、石欄、石凳、石碑、石柱均被毀,現已不存。
墓現為圓形,高數米,直徑10米,封土若小丘。墓地開曠,東西有農舍竹林環抱。1985年被列為成都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現已列為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在揚雄墓附近,還有唐代文學家劉禹錫《陋室銘》中盛贊的“西蜀子云亭”遺跡。
- 揚雄
揚雄(公元前53~公元18)字子云,漢族。西漢官吏、學者。西漢蜀郡成都(今四川成都郫縣友愛鎮)人。 少好學,口吃,博覽群書,長于辭賦。年四十余,始游京師,以文見召,奏《甘泉》、《河東》等賦。成帝時任給事黃門郎。王莽時任大夫,校書天祿閣。揚雄是即司馬相如之后西漢最著名的辭賦家。所謂“歇馬獨來尋故事,文章兩漢愧楊雄”。在劉禹錫著名的《陋室銘》中“西蜀子云亭”的西蜀子云即為揚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