劉徹評價
-
總評 漢武帝開創了西漢王朝最鼎盛繁榮的時期,是中國封建王朝第一個發展高峰,他的治理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?! 稘h書》評敘劉徹“雄才大略”,《謚法》說“威強睿德曰武”,就是說威嚴,堅強,明智,仁德叫武。在中國歷史書內,“秦皇漢武”經?;ハ嚆暯?。他的功業,對中國歷史進程和后來西漢王朝的發展影響深遠。 漢武帝是第一個用“罪己詔”進行自我批評的皇帝。敢于罪己,置自己過失于天下輿論中心,漢武帝無疑是第一人!至此,后代皇帝犯了大錯,也會下“罪己詔”,公開認錯,展示明君姿態。- 封建專制體制下,人才使用有兩大陋習:一是任人唯親,只用自己熟悉親信的人;二是論資排輩,必須按“三十九級臺階”,一級一級往上爬,不能“亂”了規矩。而漢武帝一不會因言廢人:只要有才華,主父偃持不同政見,漢武帝照樣求賢若渴;二是敢于破格提拔:因為有能力,衛青家奴出身,漢武帝竟然破格提拔。- 不僅如此,漢武帝甚至擯棄正統,容納異類,慧眼發現東方朔,將莊嚴的朝堂變成一個充滿溫情和快樂的休息室,君臣之間宛如玩伴;同時,他不以狎褻而喪失原則,對東方朔的諍言擊節贊嘆,言聽計從。- 他初讀《子虛賦》,即大為傾慕;得見作者司馬相如,如獲至寶,讓他享受與自己同等的寫作待遇。能識人、能容人、能用人。-
歷代評價班固:“孝武初立,卓然罷黜百家,表章六經,遂疇咨海內,舉其俊茂,與之立功。興太學,修郊祀,改正朔,定歷數,協音律,作詩樂,建封禪,禮百神,紹周后,號令文章,煥然可述,后嗣得遵洪業,而有三代之風。如武帝之雄才大略,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,雖詩書所稱,何有加焉。”汲黯:“陛下求賢甚勞,未盡其用,輒已殺之。以有限之士,恣無已之誅,臣恐天下賢才將盡,陛下誰與共為治乎?”曹丕:“孝武帝承累世之遺業,遇中國之殷阜,府庫余金錢,倉廩畜腐粟,因此有意乎滅匈奴而廓清邊境矣。故即位之初,從王恢之畫,設馬邑之謀,自元光以迄征和四五十載之間,征匈奴四十馀:舉盛馀,逾廣漢,絕梓嶺,封狼居胥,禪姑幕,梁北河,觀兵瀚海,刈單于之旗,剿閼氏之首,探符離之窟,掃五王之庭。納休屠昆邪之附,獲祭天金人之寶。斬名王以千數,馘酋虜以萬計。既窮追其散亡,又摧破其積聚,虜不暇于救死扶傷,疲困于孕重墮殞。元封初,躬秉武節,告以天子自將,懼以兩越之誅,彼時號為威震匈奴矣。”曹植:“世宗光光,文武是攘。威震百蠻,恢拓土疆。簡定律歷,辨修舊章。封天禪土,功越百王?!崩钍烂瘢骸敖揭惶煜拢囟ㄟ叿秸?,惟秦皇、漢武。”虞世南:“漢武承六世之業,海內殷富,又有高人之資,故能總攬英雄,駕御豪杰,內興禮樂,外開邊境,制度憲章,煥然可述。方於始皇,則為優矣。至於驕奢暴虐,可以相亞,并功有馀而德不足?!瘪R周:“孝武皇帝雖然窮奢極侈,但承文、景遺德,故人心不動。向使高祖之后,即有武帝,則天下必不能全?!彼抉R貞:“孝武纂極,四海承平。志尚奢麗,尤敬神明。壇開八道,接通五城。朝親五利,夕拜文成。祭非祀典,巡乖卜征。登嵩勒岱,望景傳聲。迎年祀日,改歷定正。疲秏中土,事彼邊兵。日不暇給,人無聊生。俯觀嬴政,幾欲齊衡?!彼抉R光:“孝武窮奢極欲,繁刑重斂,內侈宮室,外事四夷。信惑神怪,巡游無度。使百姓疲敝起為盜賊,其所以異于秦始皇者無幾矣。然秦以之亡,漢以之興者,孝武能尊先王之道,知所統守,受忠直之言。惡人欺蔽,好賢不倦,誅賞嚴明。晚而改過,顧托得人。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禍乎?”李綱:“茂陵仙客,算真是,天與雄才宏略。獵取天驕馳衛霍,如使鷹鹯驅雀。戰皋蘭,犁庭龍磧,飲至行勛爵。中華疆盛,坐令夷狄衰弱。追想當日巡行,勒兵十萬騎,橫臨邊朔。親總貔貅談笑看,黠虜心驚膽落。寄語單于,兩君相見,何苦逃沙漠。英風如在,卓然千古高著?!敝祆洌骸拔涞厶熨Y高,志向大,足以有為。末年海內虛耗,去秦始皇無幾。輪臺之悔,亦是天資高,方能如此?!眳窃4梗骸拔涞坌鄄糯舐?,非不深知征伐之勞民也,蓋欲復三代之境土。削平四夷,盡去后患,而量力度德,慨然有舍我其誰之想。于是承累朝之培養,既庶且富,相時而動,戰以為守,攻以為御,匈奴遠遁,日以削弱。至于宣、元、成、哀、單于稱臣,稽玄而朝,兩漢之生靈,并受其福,廟號‘世宗’,宜哉!”趙翼:“仰思帝之雄才大略,正在武功?!睂O中山:“秦皇漢武、元世祖、拿破侖,或數百年,數十年而斬,亦可謂有志之士矣。拿破侖興法典,漢武帝紀贊,不言武功,又有千年之志者?!泵珴蓶|:“漢武帝雄才大略,開拓劉邦的業績,晚年自知奢侈、黷武、方士之弊,下了罪己詔,不失為鼎盛之世。”翦伯贊:“用劍猶如用情,用情猶如用兵”。
歷史首創漢武帝是第一位使用年號的皇帝。漢武帝是第一位在統一的國家制定、頒布太初歷的皇帝,以正月為歲首這一點,一直沿用至今。漢武帝時期寫出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的史書《史記》。漢武帝時期出現了秦統一后中國見于史籍記載的《輿地圖》,元狩四年四月丙申,“太仆臣公孫賀行御史大夫事……奏輿地圖,請所立國名。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對策,武帝親自策問,選拔人材做官。漢武帝獨尊儒術,以儒家思想作為國家的統治思想始于此。元朔五年為五經博士置弟子五十人,復其身;地方郡國可按一定條件選送一些人,可受業如弟子。經考試,能通一藝以上,可用作官吏。漢武帝在獨尊儒術時,又“悉延(引)百端之學”,形成了在以儒家思想為統治思想的同時,又兼用百家的格局。元封二年(公元前年),漢武帝親臨現場督察堵塞黃河瓠子決口。漢武帝時推廣耬車(土法播種機)下種,此后這一方法在中國用了兩千多年。漢武帝派張騫通西域,打通了絲綢之路,促進了中、西雙方的經濟、文化交流。這在中國史上屬首次。漢武帝元封六年(公元前年)令細君公主嫁烏孫和親。在輪臺、渠犁屯田,并置使者校尉。漢武帝時用井渠法作龍首渠,后傳入今中國新疆地區,并進而入波斯等地。從西域引進葡萄、苜蓿種植,從大宛引進了良種馬———天馬,西域的樂曲、魔術傳至中國,中國的鑄鐵技術、絲織品、丼渠法、漆器傳至大宛等地。漢武帝外施仁義,實行德治;同時又重視法治,用嚴刑峻法治理國家。元封五年(公元前年),為加強對諸侯王和地方高官的監察,置十三州部刺史,令六百石級別的刺史督察二千石級別的郡國守相。為加強皇權,改革丞相制度,設立中朝(內朝)。元鼎二年(公元前年)禁郡國鑄錢,專令國家所屬上林三官鑄錢,非三官錢不得流通,郡國以前所鑄錢皆廢銷。漢武帝通過大量移民在西北邊郡屯田,這對反擊匈奴戰爭的勝利、經營西域起了重大作用。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派大軍深入匈奴腹地進行決戰的皇帝。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提出要北方游牧民族———匈奴臣服于中原王朝的皇帝,為此又在今內蒙筑受降城。李廣利伐大宛后,西域南道諸國多臣服于漢,宣帝神爵二年(公元前年),匈奴日逐王降漢,匈奴不敢爭西域,罷僮仆都尉。宣帝任命鄭吉為西域督護,管理西域南、北道諸國,西域諸國臣服于漢。至此,西邊直達里海,都成為了漢朝的疆域。漢武帝平定南越后,首次在今海南島置儋耳郡、珠崖郡,統治了今天的海南島與南海諸島的地區。
- 劉徹
劉徹(前156-前87年),即漢武帝。公元前140-前87年在位。劉徹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君主,他承繼景帝的政策,對內完成了真正的統一,對外解除了匈奴的威脅,在政治上、經濟上都實行了一些重要的改革措施。劉徹經過五十多年的經營,使漢朝的文治武功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劉徹仿效古代的采詩制度,創立了樂府機關,使之掌管宮廷音樂,兼采民間歌謠和樂曲。這對樂府詩的發展起了一定的作用。他本人也能歌善賦,今存《悼李夫人賦》一篇,《瓠子歌》二首,《秋風辭》和《李夫人歌》各一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