倪瓚評價
-
倪瓚的繪畫開創了水墨山水的一代畫風,與黃公望、吳鎮、王蒙并稱"元代四大家"。畫法疏簡,格調天真幽淡,以淡泊取勝。作品多畫太湖一帶山水,構圖多取平遠之景,善畫枯木平遠、竹石茅舍,景物極簡。其畫多以干筆皴擦,筆墨極簡,所謂"有意無意,若淡若疏",形成荒疏蕭條一派。在元四家中,倪瓚在士大夫的心目中享譽極高。明何良俊云:"云林書師大令,無-點塵土。"明代江南人以有無收藏他的畫而分雅俗。其繪畫實踐和理論觀點,對明清數百年畫壇有很大影響。被評為"中國古代十大畫家"之一,英國大不列顛百科全書將他列為世界文化名人。
倪瓚性情清高孤傲,個性迂癖,不事俗務,一生沒做過官。明人搜輯的《云林遺事》中說,一次他留客住宿,夜里聽到咳嗽聲,次日一早就命入仔細尋覓,有無痰跡。仆人找不到,假說痰吐在窗外梧桐樹葉上,他就叫趕快把葉剪下,丟在離家很遠的地方。倪瓚還有一傳說:"吳王"張士誠之弟張士信,一次差人拿了畫絹請他作畫,并送了很多金錢。倪瓚大怒,撕絹退錢。不料,一日泛舟太湖,正遇到張,被痛打了一頓,倪瓚當時卻噤口不出一聲。事后有人問他,他答道:"一出聲便俗"。倪瓚曾作一詩以述其懷:"白眼視俗物,清言屈時英,富貴烏足道,所思垂令名。"
- 倪瓚
倪瓚(1301-1374),字元稹,自號云林子、風月主人等,無錫(今屬江蘇)梅里鎮人,元代杰出畫家。元至正初,棄家浪游五湖。著有《清閟閣全集》。散曲現存小令十二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