彭孫遹文學成就
-
彭孫遹為清初著名詩人,存詩1500首,多應酬、記游、抒情、詠物之作。如《松桂堂集》末卷全是詠花詩,寫了百多種花。部分作品寫官吏兇殘、官軍害民、農民流離失所,真實反映清初某些社會問題。其詩風格近唐大歷十子,尤近劉長卿。詞亦著名,特工小令,多香艷之作,有“吹氣如蘭彭十郎”之稱”(朱孝臧《彊村棄稿》)。《清詩紀事初編》評說:“各體皆備,世獨賞其香奩艷體”,《清稗類鈔》稱其“才富學贍,王阮亭、朱竹垞皆自嘆不如”,譚瑩在《論詞絕句》中推崇彭孫遹:“大科名重千秋在,開國填詞第一人。”陳廷焯《白雨齋詞話》評:彭羨門詞,意境較厚,但不甚沉著,仍是力量未足。《清詞菁華》:孫遹詞品,側艷蒙譏。然如所編數闋,亦殊有清致,無礙其為團云手。
著作有《松桂堂全集》、《南淮集》、《延露詞》(1663年)、《金粟詞話》等。 其子彭景曾刻《松桂堂全集》。
- 彭孫遹
彭孫遹(yù)(1631—1700)清初官員、詞人,與王士禎齊名,時號“彭王”。字駿孫,號羨門,又號金粟山人,浙江海鹽武原鎮人。彭孫貽從弟,順治十六年進士。康熙十八年舉博學鴻詞科第一,授編修。歷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學士,為《明史》總裁。詩工整和諧,以五、七言律為長,近于唐代的劉長卿。詞工小令,多香艷之作,有“吹氣如蘭彭十郎”之稱。著有《南往集》、《延露詞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