鄭谷貢獻
-
杜荀鶴唐末詩人,置身昏暗動亂時代,對社會災難、民生疾苦,均有所關注。聶夷中的《詠田家》、杜荀鶴的《山中寡婦》、《亂后逢村叟》等篇,反映民瘼與世亂,尤其深刻沉痛。但其時從詩歌創作的總體情況看,這方面的內容仍未能居于主要地位。著名詩人中,只有生活到五代初的鄭谷、韋莊、羅隱等,歷經易代之際的種種劫難,才對時代的喪亂有較多的反映。
鄭谷,入仕以后,在唐王朝行將滅亡前的強藩互斗中,又多次“奔走驚魂”。鄭谷現存詩三百馀首,有近百首寫其奔亡流徙,涉及時局。如“荊州未解圍,小縣結茅茨”、“傳聞殊不定,鑾輅幾時還”(《峽中寓止二首》),涉及光啟年間秦宗權軍隊長期圍困荊州、僖宗因受強藩威脅出逃等事。“十口飄零猶寄食,兩川消息未休兵”(《漂泊》),把家口飄零與兩川戰亂聯系起來描寫,揭示國無寧日,民不聊生。“訪鄰多指冢,問路半移原”(《訪姨兄渭口別墅》),令人想見戰亂后新冢累累,陵谷變遷的慘痛景象。
鄭谷除奔逃、訪舊之類作品一再反映時亂之外,其送別懷友詩也多涉及亂離。《久不得張喬消息》云:“天末去程孤,沿淮復向吳。亂離何處甚,安穩到家無?樹盡云垂野,檣稀月滿湖。傷心繞村落,應少舊耕夫。”牽掛友人和感念時局的心情交融在一起,清婉淺世,很能代表鄭谷的詩風。同時因亂離懷友,詩中又有一種悲涼的氣韻。
- 鄭谷
鄭谷(約851~910)唐朝末期著名詩人。字守愚,漢族,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。僖宗時進士,官都官郎中,人稱鄭都官。又以《鷓鴣詩》得名,人稱鄭鷓鴣。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,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。風格清新通俗,但流于淺率。曾與許裳、張喬等唱和往還,號“芳林十哲”。原有集,已散佚,存《云臺編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