烏夜啼·昨夜風兼雨簡析
-
昨夜風兼雨,簾幃颯颯秋聲。燭殘漏斷頻欹枕,起坐不能平。
世事漫隨流水,算來一夢浮生。醉鄉路穩宜頻到,此外不堪行。(一夢 一作:夢里)
此詞表現的是南唐李后主對人生的感悟,藝術特點是情境和諧,細節傳神。上片以倒敘的方式開篇,寫“昨夜”風雨交加,風聲雨聲樹聲等“秋聲”陣陣傳入簾內,構成一種凄涼的氯圍。“燭殘”二句由室外景轉入簾內景。室內殘燭搖曳,光線昏暗,夜盡更闌時分,主人公還臥床在枕上翻來覆去,表明他徹夜未眠。失眠人情緒本來就煩躁,而窗外的秋風秋雨,仿佛點點滴滴都在敲擊著失眠人的心頭,更增苦楚。心頭的煩悶無法開解,“起”來揮之不去,“坐”下也無法平靜。“起坐”兩個細節動作傳神地寫出失眠人無法平靜的心境。下片轉入沉思。回想人生世事,往日的南唐早已土崩瓦解,詞人曾經擁有的一切輝煌、幸福都被剝奪。這人生世事,有如流水不返,好似夢境虛無。所謂“夢里浮生”就是后來北宋蘇軾所說的“人生如夢”。夢的特點有三,一是短暫,二是易變,三是不可把握。所謂“夢里浮生”,是對人生命運的短暫性、易變性和不可把握性的概括。后主對人生命運的悲劇性和悲劇的不可避免性有著深刻的體驗,他對未來早已失去信心,在現實中又找不到解脫、超越痛苦之路,只好遁入醉鄉求得暫時的麻醉和忘卻。意識到人生的悲劇,卻無法加以改變,是李煜的一大人生悲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