左丘明歸宿
-
左丘明,春秋末年魯國人,曾任魯太史,著有中國古代第一部編年史——《左傳》和中國最早的一部國別史——《國語》。其驚世名著《左傳》、《國語》中外馳名,被譽為 “ 百家文字之宗、萬世古文之祖 ” 。 古人謂之 “ 先儒 ”“ 先賢 ” ,史學界推其為中國史學的開山鼻祖。經過初步開發,景區高標準、高起點修復了左丘明墓、碑、牌坊等,規模宏大,甚為壯觀。左丘明文化紀 念館,內有大量珍貴文物,對研究左丘明史學文化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。
然而千百年來,史學界對左丘明的姓名及其里籍、墓地等,卻多有不同見解,有說棗莊嶧城人。2000年9月2日至4日肥城市舉辦了全國首次左丘明文化研討會,北大、中國社科院、山大等院校近40位專家、教授、學者以及海內外丘氏宗親代表云集肥城,進行學術交流。大會有20多件論文進行了交流,一致認為,根據掌握的材料認定,左丘明的墓地與故里均在今肥城市石橫鎮衡魚村,左丘明是丘(邱)氏的祖先。大會成立了左丘明文化研究會。
在“左丘明文化研討會”上獲得的消息:春秋時期的史學家、文學家、思想家、散文家左丘明的里籍,在“漂泊”了幾千年后,終于找到了“歸宿”——肥城市石橫鎮衡魚村。
公元前452年前后,左丘明因病逝世。根據左丘明生前囑托,遺體安葬于其所植銀杏樹“一箭之地”的都君莊東高地上,在這里可東向齊都,南顧魯城,表達了左丘明的齊魯情緣。有關左丘明墓的記載最早見《魏書·地形志》。言:“東平郡領縣七:無鹽、范、須昌、壽張、平陸、富城(漢晉屬。有富城、卞城、武強城、左丘明冢) 剛?!备怀沁z址位于肥城市王莊鎮,其疆城包括今肥城市的王莊、桃園、石橫、湖屯等鄉鎮?!稘h書人表考》也載:左丘明“葬泰安肥城縣西南五十里肥河鄉都君莊”。清康熙十一年《肥城縣志》載:“左丘明墓在城西南五十里肥河鄉都君莊正覺寺之西。”宋王去非詩《題左丘明墓》也準確說明了其位置。詩中說:“寺壓古墳闕已摧,墳前古樹已凋衰。未能遷寺還封樹,每到都君一淚垂?!鼻逵嵴圃凇蹲笄鹈髂箍肌分?,更依據《水經注》《魏書》《通志》《元和郡縣志》《天順一統志》等史料,力排左丘墓在東平、嶧(山)、曹(縣)說,認定“丘明墓依古籍在今肥城,審矣!”。
- 左丘明
左丘明 (前556年-前451年),姓丘,名明。漢族,春秋末期魯國都君莊(今山東省肥城市石橫鎮東衡魚村)人。相傳為春秋末期曾任魯國史官,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、文學家、思想家、軍事家。晚年雙目失明,相傳著有中國重要的史書巨著《左氏春秋》(又稱《左傳》)和《國語》,兩書記錄了不少西周、春秋的重要史事,保存了具有很高價值的原始資料。由于史料翔實,文筆生動,引起了古今中外學者的愛好和研討。被譽為“文宗史圣”“經臣史祖”??鬃?、司馬遷均尊左丘明為“君子”。歷代帝王多有敕封:唐封經師;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;明封先儒和先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