雍陶軼聞故事
-
時代不同了,以往的許多事情也都顯得支離破碎,乃至迷離惝恍起來。就是說當年人們在別離之際那種別有風致的做法,現在也早已煙消云散,幾乎難覓舊日那令人心旌搖曳的蹤跡了?! ≡捳f成都人雍陶,字國鈞,他由于少年時期特別貧苦,加以那時四川內亂,他便只得到處流浪,用他自己的詩句表示就是: 貧當多病日,閑過少年時。 但雍陶在學習上卻非常刻苦用功,所以在文宗大和八年(834年)就考取進士,并得到了當時多數名流的大力肯定,從而為他踏入做官一途打下了厚實的基礎?! 〉珓傞_始時,他為人有點“恃才傲物”,而且對親戚朋友也不大去理會。所以,他的老舅李敬之在沒能考上進士卻又受到他這外甥的傲慢對待后,①一氣之下就要回到老家云安去了。在途經三峽時,由于心中憤然不平,李便寫了一首詩來諷刺雍,其中有句說: 地近衡陽雖少雁,水連巴蜀豈無魚? 雍接到這詩,細細體味之下,他很為自己的失禮而慚愧。從此以后,舅甥倆的書信來往就多了起來。宣宗大中六年(852年),雍陶做上了國子監《毛詩》博士。這時候,雍的詩名越發大了,并且跟一班著名詩人如賈島、殷堯藩、章孝標等都有了來往;而他也因自己的詩作而頗為得意,以為可跟六朝時候的著名詩人謝宣城、柳吳興相媲美了?! ‘敃r有一個名叫馮道明的秀才,人們都說他機敏而巧辨;一天,馮來到了雍居住的官所外,要求雍接見他。門衛就問他跟雍使君有何交情,馮就說他跟雍太守是故交。于是馮被引入門去,但起來迎接的雍并不認識馮,遂生氣地斥責道:“我跟你一向不認識,你怎能胡說咱倆有交情呢!” 而這馮道明居然不慌不忙地答道:“我平時就拜讀過您不少大作,雖說您人不在身邊,但是我們的心靈難道不是相通著嗎?”說完這番話,馮便開始用高亢的聲調念起了雍那比較著名的詩句來: 立當青草人先見, 行近白蓮魚未知?! ∮禾找幌伦泳徒o震住了。此時此刻,只見馮還在往下背誦著: 閉門客到常如病, 滿院花開未是貧?! ”沉似哐裕T便開始背雍的五言詩句道: 江聲秋入峽,雨色夜侵樓…… 面對自己這些很為得意的詩歌被人傳誦著,而一向在詩歌方面也頗為自負的雍陶,此時便高興地跟馮交談起來。而且在馮辭別時,雍由于對方愛慕自己而深表感動,遂拿出了一筆頗為豐厚的禮物贈給馮,讓他作為路費,并以志自己的深切謝意?! I已出任雅州刺史的雍陶,這種自負的作風依然如故。而雅州城外有一座橋名叫情盡橋,②人們送別時,一定要在此處分手。有一回,雍送友人路過這橋,手下人竟嚴肅地告訴他說,老爺現在就可以停住腳步了,因為您已經到了“情盡橋”。雍一聽,心中不覺深為納罕,說:“人們都只說是情感難以窮盡,怎么會出現感情窮盡的事兒呢?”說罷,他便命手下人速速去拿筆來;此時,他想到古代樂府詩《折楊柳》中的涵義,當即就把這橋的名字改為“折柳橋”。同時,他還把他上述這意見寫成一首詩,并題寫在該橋堍的勒石上: 從來只有情難盡,何事呼為情盡橋? 自此改名為折柳,任他離恨一條條。③ 雍陶這首詩傳出去后,它很快便膾炙人口了。人們在臨別時,即使那些不在折柳橋分別的,也往往會念上雍陶這首詩,以志其深刻的離別之意?! “矗孩?《唐詩紀事》、《全唐詩話》、《云溪友議》皆作“李敬之”;而《唐才子傳》則作“李欽之”,未知何據,蓋形訛也。② 此據《鑒誡錄》、《唐詩紀事》、《唐才子傳》等;至于一說橋在簡縣,《唐詩鑒賞辭典》因之,恐非確。③ 呼,一作“名”;為,難,均讀平聲。
作者介紹
- 雍陶
雍陶(805─?)。字國鈞,成都(今四川成都市)人。出身貧寒。文宗大和八年(834)登進士第,曾任侍御史。大中六年(852),授國子毛詩博士。大中八年(854),出任簡州(今四川簡陽縣)刺史,世稱雍簡州。一年曾多次穿三峽,越秦嶺,在江南、塞北許多地方游歷過,寫過不少紀游詩。后辭官閑居,養疴傲世。不知所終。工詩。與王建、賈島、姚合、章孝標等交往唱合。其詩多旅游題詠、送別寄贈之作,擅長律詩和七絕。《全唐詩》錄存其詩一百三十一首,編為一卷?!度莆摹蜂洿嫫湮亩?